阳光历奇——安全自护:安全自护方法多(中年级)
(2009-12-14 16:47:52)| 标签: 杂谈 | 
安全自护—安全自护方法多(适用于3-4年级)
 
 
 
| 课程 题目 | 水上安全记得牢 | 
| 活动 目的 |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水上安全自护方法。 2、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和默契程度。 | 
| 课前 准备 | 1、器材:呼拉圈。 2、场地:室内外均可。 | 
| 活   动   过   
  | 一、热身破冰(10分钟) 活动项目:一圈到底 活动目的:通过本游戏,迅速形成团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成员之间的了解与默契程度。 活动规则: 1、每组队员手拉手站成一圈,活动中,手不允许松开。 2、教师将一个呼拉圈分别放在每组两名队员之间的手臂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每个队员手拉手不松开的情况下,使每一位队员顺序从呼拉圈中穿过。 3、可根据队员的情况,采用增加呼拉圈数量、用软绳圈、小组竞赛等方式适当增加难度。 二、主体活动(20分钟) 活动项目:危难小船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水上安全自护方法。 2、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和默契程度。 活动规则: 指导语:同学们乘船到海上观光,就在我们沉醉在海上迷人风景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船触礁翻了,所有的人落入海中。你们在水中挣扎着等待救援。这时救援的小船赶到了,但船的大小限制了上船的人数,不能出现错误,人数超出的小船将沉没,人数不够的将无小船可乘。 学生选择场中任意位置站好,随着音乐在场内活动起来。教师喊数字,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几个人迅速组合抱在一起,即为乘上小船。未能参与组合的同学,退出活动,回座位坐好。 三、分享指导(10分钟) 1、当你被人拉上小船或丢在海中时的感受是什么? 2、对于参与水上活动的同学,你有哪些建议吗? | 
| 注意事项 | 在人员组合中,不能冲撞他人,也不能强行拆散已经组合好的同学。 | 
 
 
 
 
安全自护—安全自护方法多(适用于3-4年级)
 
 
 
| 课程 题目 | 冰上活动重安全 | 
| 活动 目的 | 1、使学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掌握冰上救人的技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 
| 课前 准备 | 1、器材:PVC管(粗细可容纳乒乓球穿过,水管的两头用有色的电工胶布设定双手不可超越触碰的位置)、乒乓球、3-4捆塑料绳。 2、场地:室内外均可。 | 
| 活   动   过   
  | 一、热身破冰(10分钟) 活动项目:快乐传递 活动目的: 1、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活动规则: 1、老师为每位参加者发一根PVC管,每位组员双手紧握PVC管(注意不能超过标志位置),并排列成要求的队形。 2、将乒乓球在每位组员的PVC管中传递。若乒乓球落地或有人用手触碰则停止活动,重头再来。 3、教师可通过变换队形(如站成圆圈、曲线)、竞赛等方式增加难度。 二、主体活动(20分钟) 活动项目:冰上救援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制定出既能够保障自身安全,又能够成功施救的救援方案,掌握冰上救人技巧。 2、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活动规则: 指导语:大气污染,气候变暖,全球升温。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暖冬。冬天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快乐了,在快乐中往往就隐藏危险。这一天,大家正在公园冰面上玩耍。突然,一名组员意外地滑出了安全警戒线,由于冰面较薄,冰面瞬间塌陷,所幸湖水不深,但由于塌陷处周围的冰面随时有断裂的可能,且距安全地带有一定距离,我们该如何营救他? 1、教师在场地中画出一条安全线,一名组员充当落水者,蹲在距离安全线四米的位置。 2、其他队员商量利用手中现有的物品,在最短时间内将落入冰水中的组员营救出来的救援方案。(营救人员不得越线施救) 3、小组实施救援方案。并再救援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 三、分享指导(10分钟) 1、你们制定了怎样的营救方案,为什么这样设计? 2、冬日冰上活动应该注意什么? | 
| 注意事项 | 1、PVC管可用报纸卷成纸桶代替 2、注意使用物品时的安全 | 
 
 
 
 
安全自护—安全自护方法多(适用于3-4年级)
 
 
 
| 课程 题目 | 雷雨天气别慌张 | 
| 活动 目的 | 1、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 
| 课前 准备 | 1、器材:报纸,胶条,剪刀。 2、场地:室内较好,室外需无风天气。 | 
| 活   动   过   
  | 一、热身破冰(5分钟) 活动项目:雨中变奏曲 活动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 活动规则: 1、组织全体队员手拉手围成大圆圈,教师站在圆圈中央. 2、教师说:“小雨飘下来。”学生双手手指相对做击掌动作; 教师说:“中雨落下来。”学生做击掌动作; 教师说:“大雨落下来。”学生做双手拍腿动作; 教师说:“暴风骤雨。”学生做双手拍腿、跺脚动作。 3、教师不断变换形式,学生根据口令变换动作。 二、主体活动(25分钟) 活动项目:躲避暴风骤雨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掌握雷雨环境中正确自护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活动规则: 指导语:连续的几场暴风雨袭击了我们的城市,洪水涌进了大街小巷,楼房面临倒塌,水位急速上涨,人们纷纷涌向城市中的小山,以求安全。这座小山顶部非常小,人们需要的短时间内搭建一座小屋,遮挡倾盆大雨,并且尽量能够容纳最多的人。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1、教师展示提供的器材:报纸,胶条、剪刀。要求小组成员用现有材料迅速搭建“小屋”,必须能够容纳组内所有成员。 2、小组成员讨论、制定方案。 3、学生分组开始制作。 4、展示本组搭建的“小屋”,现场检验是否能够容纳所有组员。 三、分享指导(10分钟) 1、你们是如何制定搭建房子的方案的? 2、如果在雷雨天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点躲避雷雨? | 
| 注意事项 | 1、在活动中要求每一名队员都要参与 2、使用剪刀等用具要注意使用安全。 | 
 
 
 
 
安全自护—安全自护方法多(适用于3-4年级)
 
 
 
| 课程 题目 | 火场逃生有办法 | 
| 活动 目的 | 1、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护意识,和冷静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火灾中的正确自救方法。 | 
| 课前 准备 | 1、器材:手绢、橡皮筋、测试题。 2、场地:楼道、操场。 | 
| 活   动   过   
  | 一、热身活动(10分钟) 活动名称:安全门 活动目的: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为后面的主体活动打好基础。 活动规则: 1、分组:围成一个圈,1、2报数,喊1的为第一组队员,喊2的为第二组队员。分组后分别站成一队。 2、第一组示范:学生们将双手搭在前方伙伴的肩上,不能松开,快速穿越安全门(安全门由两个人用手和脚将橡皮筋撑开形成),其他成员排成一路纵队或两路纵队按教师要求快速穿越橡皮圈(撑橡皮圈的人也要穿过)。 3、开始活动。(计时比赛) 4、教师通过口令变换,将安全门宽度变窄或高度变矮,以增加难度。 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刚才我们一次比一次快,想一想,如果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全队如何更快速地穿越安全门?” 二、主体活动(20分钟) 活动名称: 火场逃生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掌握火灾自救的正确方法。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自护意识。 活动规则: 指导语:同学们正在二层上课,忽然广播中传来了着火的信息,需要同学们从规定的安全门中逃生。 1、教师教学生学习模仿火灾逃生动作(弯腰捂嘴) 2、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3、分组验证本组讨论确定的逃生办法。 三、分享指导(10分钟) 假如真的遇到火灾,你们怎样做?(总结逃生方法) | 
| 注意事项 | 1、通过变换规则,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2、活动中提醒学生避免发生碰撞、滑倒。注意队员集体演练过程中的各项安全。 3、对错误的逃生方法,教师要及时纠正。 |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