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健
张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09
  • 关注人气:14,5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仁宇治学态度可用在房地产研究

(2009-05-25 16:19:59)
标签:

房产

黄仁宇,1918年生,在湖南长沙长大。十四、五岁(1932)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当时〈湖南日报〉副刊,连续刊登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话的人物肖像。他的写作热情,从中学开始,从未中断。1935年,黄仁宇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念电机工程,一年后抗战爆发,他放弃学业,在长沙参加〈抗战日报〉,做编辑访问工作。当时该报社长是田汉,总编辑为廖沫沙。1943年,黄仁宇从重庆飞往印度,参加中国驻印度远征军。抗战胜利后,他随军回到台北,随后被选派到美国雷温乌兹要塞陆军参谋大学深造,随后到日本参加中国驻日代表团。1952年,黄仁宇已34岁,他开始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念书和工作。把半生的事业成就全部放弃,重新与年轻的学生生活在一起,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他这么做,表示了他对自己写作著述的能力有信心,愿意在半工半读下发奋攻读。他在该大学Undergraduate School念里三年,从新闻系转到历史系,取得学士学位,继续念研究生院一直到1964年取得博士学位。由于政府津贴不足,他一面工作谋生,一面专心读书,在这一期间,他从一个业余性质的作者,蜕变为胸藏万卷的学人。他研究明史,把〈明实录〉一百三十三卷从头到尾研读,1922年12月他的日记写到,他在5天之内,把〈大史长篇〉重新攻读了一遍。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197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当时为美国的名作家John Up Dike发现,在New Yorker 杂志写文推荐,同年这本书也列入美国历史书五个最优作品之一,莅年该书中文版在北京印行。
    他的第二本重要著作〈中国大历史〉,1988年在美国出版。他认为: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期内难以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不能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远大,凡是可以用法律及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拉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大,则迟早必导致战争。2000年1月8日,黄仁宇在美国去世。生前他常说:“我一生经历过中外各阶层的生活,不论治世乱世,无所不闻,无所不见。现在我个人要做的事都已做了,可一死而无撼。”

 

虽无机会见到和请教黄先生,但看了他的书,觉得是一个长者和老朋友在向我讲故事,而这故事是真实可行的,内容翔实,章节布局合理。

 

我也非常崇拜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自从第六版房地产专著出版后,更加关注其它名家的写作手法,而黄先生无疑是我最尊敬的作者之一;个人认为学习黄先生写作方式更加接近现代的标准。

 

我也认为黄仁宇先生的治学态度可以用在房地产研究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