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油记

(2023-09-11 14:30:40)
标签:

情感

文化

上周六回家看父母,中午吃饭时,父亲说了两件蹊跷事,说我们家对河有一人吃麻团噎死了,还有这等事?父亲说,这人在一个厂里干活,一天,厂长出于好心,买了麻团给职工吃,可能是吃快了,这人被噎死了,厂里只好赔了一笔钱了事。还有一人,是个养鱼的,这人好赌,只是性子慢,半大天才出一张牌,人都等急死了,可是人急他不急,也因此,打麻将的都不愿意带他玩,都躲着他。一天晚上,他又去陈玉祥麻将馆了,依然没有人跟他玩,他跟牌友们说,我再玩最后一回,以后不玩了,老板看他可怜巴巴的,遂动员其他牌友让他打一回麻将,谁知一语成谶,第二天,他帮人修树时,从两米高的树上跌下来当场死亡,再也打不成麻将了,你说蹊跷不蹊跷?父亲说农村的蹊跷事多呢。

饭后,父亲提出来让我跟他去换香油,我们那里把菜籽油叫作香油,我二话不说,把一蛇皮袋菜籽装上车,定位导航后就出发了。一路上,父亲跟我说,说我小时候经常去换香油,问我还记得吗,我说怎么不记得?我小的时候,生产组织还是大集体,地全部用来种粮食了,农民只在自家菜园子和十边地种一些油菜,以此换取香油,因而,香油都要省着吃,一般炒菜,煮汤只取一调羹,顶多两调羹香油,久而久之,便有了一个说法,说维扬菜之所以清淡是跟香油紧缺有关系,这话当不得真。确实,由于香油紧缺,我们那里的占肉从不用油煎,而是直接下开水锅焯,我还是到镇江工作后才吃到红烧占肉的。

再说换香油的事,我大概十一、二岁就帮家里换香油,去一个叫张庄的加工厂换香油,张庄加工厂主要帮人加工稻米和榨油。张庄加工厂在一个水码头边上,行船可以直达,当然,也可以走着过去。家里快没有香油时,父亲便装一小袋菜籽,大概有十来斤重,我扛着菜籽,手里提着两个油瓶就出发了,路上要经过一个叫角(土话念"各")子口的渡口,角子口是两条大河交汇的地方,我是从东北角往西南角去,从东北角向西南角看,对岸的人影影绰绰的,对岸的房子都是小的,如果不凑巧,渡船停在西南角那边,你怎么喊“过河”都无济于事,只能拼命挥手才能把渡船引过来。船慢,过一次渡至少要二十五分钟,上了岸就直奔张庄加工厂了。都说远路不轻担,到临近张庄加工厂时,我肩上的袋子已从左肩挪到右肩,再从右肩挪到左肩,已挪得不息了,终于闻到油坊的香油味了,脚步自然便快起来了。过磅的师傅抓几粒菜籽在磅上用手指甲一划,菜籽便碎了,他随即报出:“三两一。”“三两一”即三斤一两菜籽一斤香油,有时是三斤菜籽一斤香油,或三斤二两菜籽一斤香油,大差不差,全凭师傅喜好,从此我便记得了香油与菜籽的换算关系。大概是五年前吧,我们单位组织下乡慰问,路过一个油坊,一帮人在闲聊,我们单位有一个是农村长大的老兄,这位老兄自称什么农活都干过,农村的事没有他不懂的,那一天,我问他几斤菜籽换一斤香油,他居然答不上来,从此,他就不敢在我面前老卵了。

农村大包干后,粮食产量连年攀升,农民再也不用为吃饭犯愁了,生产队也专门留出一些地种油菜,有一年,队里装了一船菜籽去张庄加工厂榨油,去了好几个壮劳力,那一次,我也跟着去玩了,那一天,他们买了一篮子烧饼,在加工厂的灶上放了半锅香油煎烧饼,煎好后下锅煮,毎人一大碗,吃得那才是一个香啊!此后多少年,我还经常梦见在张庄加工厂吃烧饼的情形。农村人平时难得吃上一次肉,实在寡得很,在炒菜时就多放上一调羹香油,我暑假去外婆家,外婆带我睡觉,有一天夜里,外婆悄悄起来,只见她老人家喝了一口香油,这个时候我也被惊醒了,我问外婆:“外婆,你吃什么好东西啊?”外婆说:“口寡,喝一口香油就好了,”可怜的外婆!我对香油的理解是根深蒂固的,烧菜从不多用香油,我刚工作时,有两位校友路过我这里,那一天,我们自己做饭,记得还买了一条鱼,校友说他会烧鱼,我便放手让他烧鱼,谁知他把我刚买的一瓶香油全倒在锅里煎鱼了,这也太浪费了,我心疼了好几天。

父亲告诉我,现在油坊是三斤三两菜籽换一斤香油,那天,到了油坊,老板也不验货,直接过磅,一算,合三十五斤香油,装满油桶后一称是三十七斤,我以为要倒下两斤,老板说“三十七斤就三十七斤吧,不得什么说法”。在回来的路上,父亲一直咕叨,说这家香油可能有假,不然,老板不会这么大方的。我对父亲说,香油不会假,只是不用三斤三两菜籽换一斤香油了,二斤九两菜籽就可以换一斤香油了,今年三月份,我陪我老丈人去镇江朱方路菜场的油坊榨油,那一天榨了109斤香油,换算了一下,是二斤九两菜籽一斤香油,可见,现在的菜籽出油率高了。以前,在我们老家,一家一户从没有榨过菜籽油的,都是用菜籽去油坊换香油,出油率究竟多少谁也不知道,老父亲对三斤三两菜籽或三斤二两菜籽换一斤香油一直深信不疑,人家按三斤三两菜籽换一斤香油给他,随手又多给他一些香油他便怀疑香油不真了,这不奇怪。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吃菜籽油,说菜籽油里有一种物质对人体有害,专家说橄榄油比菜籽油好,专家还说色拉油也比菜籽油好,按照专家的理解,菜籽油就是垃圾,真是胡扯。现在,农村长寿的老人也多,他们一辈子吃的都是菜籽油,这个怎么解释呢?

我家一直吃的都是菜籽油,家里从不缺油,吃完一桶香油再取一桶香油,列位不禁要问了,你们家哪来的香油?不瞒大家,我家的香油都是我老丈母娘在城里的空地上种的菜籽榨的香油,神奇吗?有一年,油菜籽获得了巨大的丰收,老丈母娘榨了八百斤香油,要说神奇还是我们这个城市神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味不过油条
后一篇:小镇名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