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交网络社交媒体信息流it |
分类: 互联网热点关注 |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分析师 刘晓东
随着网络社交的悄悄演进,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更加趋于完整,这时候社交网络出现了。
交友只是社交网络的一个开端,就像Google的开端只是每个网页的backlinks那么普通一样,社交网络的开端只是获取你的个人资料和好友列表。社交网络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早期概念化阶段——SixDegrees代表的六度分隔理论;结交陌生人阶段——Friendster帮你建立弱关系从而带来更高社会资本的理论;娱乐化阶段——MySpace创造的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的理论;社交图阶段——Facebook复制线下真实人际网络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理论。整个SNS发展的过程是循着人们逐渐将线下生活的更完整的信息流转移到线上进行低成本管理,这让虚拟社交越来越与现实世界的社交出现交叉。
人类历史上,大凡重要的技术革命都伴随媒介革命,人类任何活动本质上都是信息活动,信息流的传递介质、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决定你接受信息的不同,所有有关信息流媒介的变革一定是底层的变革——网络社交也是如此。从网络社交的演进历史来看,它一直在遵循“低成本替代”原则。网络社交一直在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和物质成本,或者说是降低管理和传递信息的成本。与此同时,网络社交一直在努力通过不断丰富的手段和工具,来替代传统社交来满足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的交流需求,并且正在按照从“增量性的娱乐”到“常量性的生活”这条轨迹不断接近基本需求。 如果说在网络社交的起点——电子邮件时代,网络仅仅可以满足人们5%的社交需求,那么今天丰富的社交网络已经可以把这个数字至少提升了10倍,除了“接触型”的社交行为,或者说是“接触型”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之外,网络社交已经开始承担大部分传统社交的作用。实际上,“非接触型”的社交原本就占据了人类社交的80%以上,这意味着网络社交对传统世界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刘晓东认为,网络社交不仅仅是一些新潮的商业模式,从历史维度来看,它更是一个推动互联网向现实世界无限靠近的关键力量。目前,社交网络含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互联网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当初ARPANET的军事和技术目的,社交网络使得互联网从研究部门、学校、政府、商业应用平台扩展成一个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现在网络社交更是把其范围拓展到移动手机平台领域,借助手机的普遍性和无线网络的应用,利用各种交友/即时通讯/邮件收发器等软件,使手机成为新的社交网络的载体。 社交网络,也就是网络+社交的意思。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
我们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公司jess3.com公布了数个数据图表,以Facebook和目前的一些主流社交媒体为例来形象的看到目前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
图1 社交网络数据图[1]
图2社交网络数据图[1]
图3 社交网络数据图[1]
图4 社交网络数据图[1]
图5 社交网络数据图[1]
图6 社交网络数据图[1]
图7 社交网络数据图[1]
图8 社交网络数据图[1]
图9 社交网络数据图[1]
如今的社交网络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社交媒体Airtime的出现正在打破这一格局。Airtime 是一个专注于帮助用户在线视频交流的平台。Napster、Facebook 和 Spotify 的联合创始人 Sean Parker创建了Airtime这一突破性的新型的网络社交媒体,笔者认为,他开创性的将视频和音频的各类应用真正的加入社交媒体中,并将他们真正的做到了实用化,打破了目前各类社交媒体的屏蔽,将是社交媒体下一步的发展方向。Airtime的注册只需你将Facebook的账户进行授权就可以使用,甚至直接就可以在Facebook上面的好友进行视频通话,Airtime已经打通了社交媒体的脉络融合了社交网络和软件的优势,实现了社交媒体的联通,目前的技术、设备和网络等各类环境已经具备,社交网络的进化正在飞速的进行着。
图10 Airtime操作界面
[1] 数据来源:jes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