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 刘晓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2年7月19日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1],互联网普及率为39.9%[1]。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1],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1]。

通过,2012年7月19日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发展的势头迅猛,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逐渐接近50%。单单从中国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情况来看,搜索引擎的使用在互联网的应用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搜索引擎的营收在互联网行业也占据着榜首的地位,通过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2年上半年对于中国主要搜索引擎覆盖人数可以看到,综合各个索索引擎的覆盖率,可以看到搜索引擎的使用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全部的网民。



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2年上半年对于中国主要社会网络应用覆盖人数比例,以及Pew
Research
Center社交网络使用状况对于2005年-2012年社会网络应用状况综合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网络的飞速发展,加上社会网络各类应用的迅速普及。社会化网络应用的势头大有超过搜索引擎的趋势。以Google为例,Google
目前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在线广告公司。Google
上季度的净利润达到29
亿美元[4],这个数字已经接近Facebook
2011 年全年37
亿美元[4]的营收。那为什么Facebook
对Google
产生了威胁呢?答案是:Facebook
和Google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广告,而对于广告的投放,Facebook
知道你是谁,而且知道的程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但最重要的是,一切信息都是你主动告诉它的。假如Facebook
利用这些用户数据,将精准营销的功能推广到全网而不再仅限于自己的网站,那么它对Google
广告业务造成的巨大冲击,就只是时间问题了。Facebook
的广告生成工具非常简单,直接。广告商只要输入标题,文本,配上图即可。但是真正强大的,还是后面的“目标定位”页面。在该页,广告商可以根据一系列选项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这些选项包括:用户地理位置,年龄,性别,特定的兴趣,Facebook
上的关系网,性取向,个人情感状态(单身与否),使用语言,教育程度,具体工作场所等等。通过不同选项的叠加,广告商就可以锁定目标客户范围。举个例子,假如你想要让Facebook
上查找住在北京,年龄在30
到40
岁之间,喜欢“汽车”的男性,看到你的广告,你可以非常精确的锁定你的广告投放用户。但是,Google
的基于搜索的广告生成工具。这个生成工具的选项要少很多:你可以通过地理位置,使用语言和使用设备等来定位用户。不过这种定位更多地是根据人们在搜索中使用的关键词,或他们在网页浏览中看到的关键词,来显示广告。很显然,Google
的这些筛选选项对于精准营销来说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推广某一产品的时候。但是,Google
的搜索用户从严格意义来说都不能被称为“用户”:用户不会主动将个人信息贡献给Google。显然,如果Google
可以像Facebook
一样对用户进行细分,效果应该会更好。所以Google
才要大刀阔斧地推广Google+。这也是为什么,Facebook等社交网络应用尽管现在的广告业务还远不及Google,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却将超过Google和百度类似的搜索引擎的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