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 阿丽艳
2012伦敦奥运,四年一届的体坛盛会,为全世界的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同场竞技、切磋交流的平台;互联网,逐渐改变人们信息获取及人际交流模式的工具,让全世界体育迷实现无国界的互联互通。微博,作为国内火热的互联网应用,为广大体育迷、运动员搭建了一点通的沟通桥梁,让广大网民得到的不仅仅是观看赛事的视觉享受,更多的是通过自主评论、转发奥运赛事信息、借助运动员的微博向他们表达祝贺等方式得到的奥运参与感。
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http://cnidp.cn/)[1]统计数据,奥运期间,网民对微博网站的使用频率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就四大门户网站的微博平台而言,奥运会时间愈近,微博网站总页面浏览量愈增,网民对微博网站的总访问次数也呈现日渐增长趋势。一方面,微博平台上活跃的运动员们,通过自己的微博,向广大网民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赛感受,而这些渗透着真实情感的文字,恰恰拉近了运动员与广大体育迷之间的心灵距离;另一方面,广大体育迷也可以主动向自己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祝福,暂且不论运动员是否能够看到每一个祝福,但对于广大体育迷而言,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直接对象情感表达。
从微博网站用户黏度统计数据观察,网民在奥运会第一周对微博网站的黏度较奥运前一周明显提高,平均每页访问时长较奥运前一周延长6.2秒[1]。一方面,微博上的媒体机构及从业者以最丰富的赛事图片、赛事视频等信息吸引广大体育迷的眼球;另一方面,网络的无国界性让在现场观赛的观众通过微博发布第一眼的奥运信息,这些不需要经过编辑、排版、润泽的微博内容让身在国内的体育迷感同身受。微博的富媒体化、低文学门槛等特性,符合广大微博用户在紧张生活中快速、简便的信息获取需求。广大网友智慧性的趣味拼图、文字等微博内容,以及操作简便的趣味游戏、有奖活动,在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基础上,恰好符合用户的娱乐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当然不会仅满足于电视机、电脑,将自己牢牢锁定在屏幕前。微博平台也将自己的PC端应用和服务延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互联网终端。3.88亿[2]的手机网民,必然推动1.70亿[2]手机微博用户的稳步提升。手机微博,让广大网民随时随地分享者奥运赛事信息,精彩不容错过。互联网让我们感受着地球那端奥运会的竞争气氛,微博让广大网民通过评论、转发等自主性选择行为,真正参与到奥运盛会中,实现了微博奥运的社会化传播与互动。
[1]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http://cnidp.cn/
[2]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