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的莘莘学子正在绞尽脑汁地填报志愿,网上琳琅满目的学校与琳琅满目的专业,令他们挑花了眼,不知填报什么学校,更不知道填报什么专业,举棋不定啊。不禁想到了27年前自己填报高考志愿,似乎比他们简单多了,也干脆多了。
昨天说了,我当年分数比本科线刚好高10分,而比重点少了2分,这个分数线是最好填志愿的,要不然高了2分,刚上重点线,那就不知填什么学校好,高不成低不就。
不过,当时并没有什么想法,只要考上了,无论什么学校都行,无论什么专业也行,本科没有录取,专科也行,专科没有录取,中专也行,总之是有一个学校就行。因此,填起来相当简单,没费多少心思。
那时咱中国还没有进入信息社会,没有现在这么多信息,不过,学校还是发了一张油印纸,是上一年各学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供大家填报志愿时参考,我们就是根据这唯一的参考资料填报志愿的。
我主要是考虑本省的学校,在本科学校中,医学院、铁道学院和财经学院分数最高,接近了重点线,而中医学院、农学院、林学院最低,只要上了本科线基本上就可以录取。于是,我第一志愿在前面的三所学校挑选,最后选了财经学院,当年财经学院在中南五省招生,每年有5个系7个专业共招生400人,其中有4个系的5个专业招收文科,只有一个工业经济系招收理科共招生120人,于是,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报考了这个系,能不能录取,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
填了第一志愿,还得考虑第二志愿。这第二志愿我选择了外省的,名字叫做湛江水产学院,为何选择这所学校,因为当时通过我们县里的铁路,有一趟火车是161次直快武昌-湛江的,去那里可以直达,至于这湛江离我们那里有多远,我没有一点概念,这水产学院将来毕业以后干什么,就更不知道了。
第三志愿我又回到了本省,选择了农学院的农学专业,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完全是为了保险,因为农学院只要上了本科线就可以录取,而我足足多了10分,有绝对的把握。
第四志愿我再次把眼光放到了省外,竟然填报了中南民族学院数学系,因为我高考成绩数学最高,对数学也非常有兴趣,当时,我完全不知道这民族学院数学系毕业以后到底从事什么工作的。
后面的专科和中专也填了一些学校,具体填了哪些学校哪些专业,现在根本记不起来了,无非是师专、农校、卫校、供销学校之类。
后来,我有幸被第一志愿录取了,这就决定了我现在的人生之路:上午与12345打交道,下午与67890打交道。我常常在想,这人生之路是上帝早已安排好的,27年前,我要是填报了其他学校,或者说被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或第四志愿录取的话,我的人生将又是另外一条路了。比如被第二志愿录了,我今天可能正在某海边养龙虾、养鲜贝;被第三志愿录了,我可能在某民族地区学校教x+y=z;而被第四志愿录了,我今天可能在某乡镇教农民种水稻、种柑橘。
如今,我填报的这四所院校的原名都不复存在了,第一志愿的财经学院被其他大学兼并了,湛江水产学院兼并了其他大学而升格为广东海洋大学,第三志愿和第四志愿也都更名为民族大学和农业大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