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北洋水师》第1集:纽卡斯尔之恋

(2013-08-21 11:22:30)
标签:

北洋水师

海军

萨苏

福州船政局

英国

中国近代的海军的摇篮,是福州船政局。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有一批有识之士,包括左宗棠,包括沈葆桢,他们都认识到,海防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于是在福州,建立了福州船政学堂。开始造军舰,也开始培养海军人员。

福州船政学堂的这些学员们,他们都会英语。但他们英语是在哪学的呢?是在福州的一个和尚庙里面学的。因为没有教室,于是呢他们就征了一个寺庙。在寺庙里面由洋教习开始带着他们读英语。可以想一想,一边是和尚们在念经和敲木鱼,一边是小孩子们在学英语。这是一幅略微让我们觉得要发笑的这样的场面。但是当这些人要离开这个学校,前往英国留学的时候。他们留下的一句话,却让我觉得体现了他们真正的海军梦想。

他们是这么留下这段话,就当他们上船的时候,他们要给自己的父老乡亲们写封信。他们是这么写的。就是“去国七万里家邦,求富国强兵之道。舍此,别无他图。

作为中国人,都不愿意离开故乡。那么他们出去离开故乡是干什么呢?他们不是去洋插队,也不是说去偷渡,他们是想富国强兵。他们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而且他们心里面很明白,舍此别无他图。也就是说,中国到了那种地步,除了向先进的文明学习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使这个国家继续延续下去。

 

《寻找北洋水师》第1集:纽卡斯尔之恋

19世纪的后期,中国已经开始派海军的留学人员前往英国学习现代海军技术。在这幅画面的右侧,就可以看到,到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的第一批学员。

从左侧可以依次地看到他们分别是萨镇冰,此人是后来清朝海军的最后一任总司令。

林永升,林永升是甲午海战中经远号的管带,壮烈战死。

黄建勋,就是下面这个穿着英国海军军服的这位海军军官,那么他也是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

再上面一位,林颖启,是当时中国海军威远号巡洋舰的管带。在甲午战争中,他的军舰沉没,他自己凫水逃生。

那么再往后是,再往右边一点呢,是罗丰禄,是后来,应该说是李鸿章的海军顾问,或者说是海军秘书。

罗丰禄的旁边,是更有名的一个人物,就是翻译《天演论》的严复

我们很难想象,当时中国这么多精英分子,都集中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面。实际上当时中国海军对中国来说,就是这个最先进的人物共同构成的群体。这些不可思议的清国军官们,到英国的时候却有着不一样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