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辣评红楼:王熙凤是被逼的

(2011-06-21 16:20:37)
标签:

湖湘讲堂

辣评红楼

文化

    不但王熙凤是被逼的,进宫的贾元春也是被逼的,甚至连三姑娘的那种要强能干,也是被逼的。

    要搞清楚个中原因,先要回答这么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家族而言,什么情况下女人吃得住男人,占得了上风?

    在湖湘讲堂近期热播的《辣评红楼》中,主讲人十年砍柴的回答是:当整个政治环境或者家族环境出现畸形甚至毒化的时候,女人当权、当家的现象就出现了——当然,这是针对传统社会而言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王熙凤虽然招人恨,但她却是被逼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她还有些无辜的色彩。

    中国历代王朝中,女性当权的情况往往出现在非常时期,比如主幼母壮,政治运作极不正常。尽管这些当朝的女性,其杀伐决断之才远胜男子,但她们为整个权力系统带来的后遗症却也十分严重,从汉朝吕后,到唐武则天,再到清朝慈禧,似乎都莫不如此。慈禧垂帘听政近半个世纪,有女皇帝之实而无女皇帝之名,她手中的权力并非源于道统和法统,而她却出于一己的意志一再挥霍使用,晚清的权力运作也因此显得十分病态。更为长远的问题是,女人当权在传统社会中,只能在男性继承人缺乏或不能胜任的情况下作为过渡性办法,如果这个政权或这个家族一直找不到合格的男性接班人,一直由女人过渡性掌权,出事是早晚的。

    而在《红楼梦》中,也找不出一位能与贾府先祖宁国公、荣国公相当的男性接班人。在天下已经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军功是一张逐渐过时的权力游戏入场券。贾府子孙必需在科举道路上抢得先机,以保自家在政治角逐中不落下风。但是贾府第二代中没有人引领这种家族转型,第三代出了个贾政,自幼酷爱诗书,祖父荣国公最为喜爱,偏偏又缺乏应试才能,没有从科举正途出身。“富不过三代”,到第四代的宝玉出生时,贾府已经堪堪处在衰落的边缘了。外部出路没有打通,而随着族中人口增多,贾府内部的消耗却是与日俱增。

    与贾府缺乏开创局面的男性接班人相对应的是,女人当家掌权的现象不止出现于一代。在《辣评红楼》中,主讲人十年砍柴认为贾母是贾府的“精神女王”,底下是管家的王夫人,再下面是实际管理日常事务的“总经理”王熙凤,另外还有锐意改革整顿的探春。王熙凤虽然私吞了许多钱财,但毕竟精明能干,维持了贾府的日常运营。如果换做贾府那帮或只知花天酒地,或只知眼前的男人管家,贾府家底消耗的速度或许会更快。在科举之路不通的情况下,进宫的贾元春也就成了贾府为巩固地位而准备的另一份政治筹码。但随着贾母、贾元春、王熙凤等人的相继过世,贾府的败落也就在眼前了。贾元春的判词中有一句是“三春怎及初春景”,多少寄托着作者对于家运乍兴时的深切怀念。虽然他或许未曾亲历,但就算遥遥望见,也足够让人追忆再三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