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辣评红楼:贾宝玉家里养帮尼姑干什么?

(2011-06-22 12:03:25)
标签:

湖湘讲堂

辣评红楼

文化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贾政一早出门,在下人手中接到了一张无头榜,上写道:

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好声名。

    榜文沿街贴去,揭毁不及,贾家子弟贾芹在水月庵中的风流八卦就此播散全城。物候将变,可察之于落花啼鸟,而贾府三四代基业的倾毁,也可以从这桩小小的风流案中看出端倪。在下一回中,贾宝玉项中所戴的那块通灵美玉也预知了即将来临的大难,先行避祸,躲了个无影无踪。

    水月庵的尼姑基本上是由贾府养着的,贾芹因为掌管这方面的开支,手中有了便利,因此能将一众尼姑哄得入彀。那么,贾府为什么要养这么一群年岁渐长,稍通人事,容易闹出绯闻的女孩子呢?关于这一节,《红楼梦》中本有交代。元妃省亲,为贾府留下了一座新造的大观园,和一大群临时性人员,如唱戏的十二官、做法事的小尼姑小道士等。省亲结束后,贾政想打发他们走人,而王熙凤向王夫人建议:

    “这些小和尚道士万不可打发到别处去,一时娘娘出来就要承应。倘或散了,若再用时,可是又费事。依我的主意,不如将他们竟送到咱们家庙里铁槛寺去,月间不过派一个人拿几两银子去买柴米就完了。”

    事情的结果是和尚住到了贾府的家庙铁槛寺,而女道士女尼姑去了铁槛寺附近的水月庵。王熙凤如此建议,是为了给赵嬷嬷的儿子贾芹谋份差事。然而在近期热播的《辣评红楼》中,主讲人十年砍柴却认为这仅仅只是表面原因,贾府之所以维持这种庞大的机构,有其不得已的原因。贾府“大而全”的“阔派”,是农业社会的特点决定的。

    比如迎接元妃省亲时所需的各项排场,贾府是很难从外头请到齐全的专业团队的。做一次事给一次钱,是专业化分工程度很高的现代社会的惯常思维,而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包括中介在内的服务业很不发达。那时候社会流通的大宗商品主要是食盐、铁器、茶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服务业多是一些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搭伙的手艺人,比如说木匠、泥瓦匠。文化娱乐业的从业者也无非是走村串户的戏班子、说书艺人。而贾府要迎接元春省亲,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但规模浩大,而且要求非常严格。从园林的建设与管理、戏班子的组建和培训、宗教人员的聘请等等,头绪很多。在那个时代,几乎找不到这样的专业企业可以担当。所以,在专业的服务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贾府如果要满足自身运营的各项需求,就必需组建起一套全备的常设机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