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衰的“流亡政府”
标签:
湖湘讲堂王船山王立新文化 |
王船山在临死之前,给自己写了一个墓志铭,其中有一句: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
刘越石就是跟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的那个刘琨,西晋中山魏昌人,好老庄之学,曾任并州刺史,西晋灭亡后,他以恢复国家为己任。王船山在这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意思是是借刘越石恢复晋室,来比喻自己试图使南明朝重新恢复的这样一种努力。同时,也借助刘越石为了恢复晋室不成而死,来表达自己没有机缘为南明殉难的一种无奈,一种遗憾。
那么,王船山想为之殉难的这个王朝——南明,究竟是什么德性呢?在《天地大儒王船山》第12集《四海无家》中,王立新教授为我们讲到,1662年4月,南明政权在外逼内乱中熬干最后一滴血,凄惨地落幕。从1644年五月弘光朝的建立,到1662年四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明朝宗室在中国南方先后建立五个政权:弘光、隆武、鲁王监国、绍武、永历,抵抗清军达18年之久。那么,在这18年间,南明政权为什么不能完成抗清复明的重任?南明王朝覆灭最主要的内部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对王船山后来反思中国历史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事实上,南明第一个王朝——弘光朝就能解答这些疑问。
当李自成攻进北京的时候,实际上江南的国土还全部在明朝军队的手里,明朝在长江以北也还有相当实力。但是崇祯自杀以后,弘光朝一开始,弘光朝的首辅马士英擅政,联合逆臣阮大铖一起打压东林党的残余势力,擅权误国。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而把江北的所有的军队急速地向南地收缩,所以清兵在整个中原地带没有费吹灰之力,接下去的问题就是渡江。
而弘光皇帝此时的工作重心并没有放在光复河山上,而是成天害怕别人把自己捡来的这个皇帝位置抢走,天天就想着只要保住这个位置,就在那里享乐,活一天算一天,所以后来作史的人讲了这样一句话:“古今为君者,昏至弘光而极;古今为相者,奸至马士英而极。”意思是从古到今,要讲君王的昏庸,那谁也昏庸不过南明的弘光皇帝,从古到今以来,要说哪个奸臣奸佞,哪个大臣奸佞,那么,谁也奸佞不过这个马士英。
弘光朝败亡了之后,福建又出来个隆武王朝,隆武皇帝还算有励精图治之举,但他手下没有几个抗清的人,那些叛降清兵的明朝将领们,人人奋勇,把南明几个省迅速夺走了,后来郑成功的老爸郑芝龙叛变清朝后,何吾驺又放弃皇帝不管。所以隆武被擒杀,第二个王朝就这么又没了。
再来看南明的第三个王朝绍武,隆武皇被杀后,苏观生是内阁大学士,就在广州拥立了朱聿鐭当了皇帝,称为绍武。几天后广东肇庆又出了个永历皇帝。古人说“国无二日”嘛,接下来两个皇帝为谁是正统相互厮杀,清军乘他们内耗的缝隙迅速攻占广州,绍武帝被擒杀,前后也就一个多月的光景。
永历是南明存活最久的王朝,不过永历皇帝这个人却不是什么好菜,没有宏图大志,也没志气去想光复朱家江山,混一天算一天,还觉着手下的将领活该给他卖命,谁有兵权他又怕谁,如此领导人,能作为一面旗帜引领出一个崭新的时代来吗?可见永历的无能、无志、无理想、无措施是永历王朝灭亡的第一个原因。
再看永历王朝的武装力量,主要由李自成和左良玉剩下的部队组成,实力不济,更没有抗敌的意志和勇气,也不想抗敌,擅长逃跑,从邵阳跑到湘乡、跑到湘阴,然后再从湘阴跑到长沙,从长沙跑到湘潭,再往南跑,跑到衡阳,就这么一路跑,一个地方都不守,清兵来一个跑一个。这些军队你要他们打清兵,十个不挡一个,让他们回头屠杀老百姓,那以一当百。这些军队有点像后来谭嗣同骂的湖南近代的湘军一样:“以御外侮则不足,以自屠割其民则有余。”所以像南明这样的政府,要指望着它来拯救天下苍生,复兴国家根本不可能,他这个政权最多只是苟延残喘,而且他多活一天,就多一天对天下苍生损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