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当过明朝的官儿吗?

标签:
湖湘讲堂王船山王立新文化 |
1649年春,船山的家乡衡阳已落入清兵手中。六月,船山偷偷潜回家中,侍奉老母。夜遭土匪抢劫,船山几乎丧命。在母亲劝说下,船山离开衡阳,再度赶赴肇庆。这段时间,船山因为父亲过世,按照传统的习惯得守丧三年(实际上从宋代开始是算二十七个月),服丧未满,所以并没有直接出仕为官。
1650年,这一年是南明永历四年,清顺治六年,32岁的船山在广西桂林续娶郑氏,而后携夫人一同赶往广西梧州,出任永历王朝行人司行人,一直跟随永历王朝,奔走在肇庆、桂林之间。
行人司行人到底是个什么官?王船山为何会去永历王朝当这么个官呢?
行人这个官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了,他们负责体察民情、搜集民间歌谣等信息回馈给朝廷,儒家经典《诗经》中的很多诗歌,就是这些“行人”搜集得来的。
明代设立行人司,用来传递朝廷旨意和封事等,这和古代的“行人”所起的作用是很相似的。行人司设立司正一人,就是行人司主管,正七品,又设立左右司副各一人,从七品,以下又有行人四十余位,正八品。过去有一出戏叫做《七品芝麻官》,大家都知道。船山先生这个官更小,比县令还小,大约相当于今天的科长,而且又是在南明这样一个小朝廷内,领地狭小又朝不保夕,随时都会被人夺去。船山这样一位古今罕有的大儒,怎么给这么一个小官就干了?太委屈了吧?
在王立新先生看来,船山是理学培养出来的优秀士大夫,从来不把利益放在眼里。当此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船山心里只想着恢复,心里根本没有官大官小的私心杂念!国家已经灭亡,只剩这样一点星火,还计较官位大小,船山不会选择这样的做法。王船山当上永历王朝的行人之后,一直以这个身份自命,哪怕后来永历王朝灰飞烟灭之后,船山仍然对此念念不忘,直到他过世之后,墓碑上还写着“明徽仕郎行人王公姜斋府君之墓”。难道王船山是对行人司行人这么个芝麻官念念不忘吗?当然不是,他是在怀念自己已经沦亡的国家呀!
当时在南明永历朝内部,内阁王化澄专权,联合悍将陈邦傅,加上宦官夏国祥等一道,陷害朝内贤良,而袁彭年、金堡、刘湘客、蒙正发、丁时魁,尤其是金堡、丁时魁和蒙正发、刘湘客,出于正义和勇敢,不惜身微言轻,不断出来弹劾奸佞和冗烂与不法等,于是就被这些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称他们为“五虎”,必欲铲除而后快。因为船山忠贞正直的性格,他一进永历朝,马上就陷入党争的漩涡之中,为了营救五虎谏官、替内阁严起恒辩诬,几乎命丧朝廷。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继续收看深圳大学著名学者王立新教授主讲的《天地大儒王船山》,精彩尽在《湖湘讲堂》,为您还原一个真性情的大儒王船山!
前一篇:王船山抗清失败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