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谈圆明园园林植被

(2008-03-07 17:52:55)
标签:

树种

植被

群落

圆明园

文化

 

              专家谈圆明园园林植被

 

   下文摘自中国圆明园学会通讯11 及中国圆明园学会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罗菊春。

   已知史料记载圆明三园的骨干植物为松、竹、柳、荷,栽植松、柏之景70余处,植竹50余处,苍松翠竹兼有者26处,这显然造成一种高雅、庄重与幽深的情景。但今天在造园时,尤其在游客较多的景区,应适当提高山丘、路旁的群落构建的科学性与美景度。山丘、土坡宜在栽植耐旱的油松、林松、白皮松、侧柏、松柏等常绿针叶树种外,还应引入北京乡土阔叶树种五角枫、椴树、山杨、白桦、栎树等,它们之中有的树叶在秋天成为红色和金黄色,有的树皮很漂亮;有的山坡可全部栽植山杏,用梧桐形成林荫道路;山坡下部可栽植各种花色美丽的杜鹃、山梅花、珍珠梅、荚蒾等;为了护坡与防止游客四处爬山造成水土流失,宜在林下栽植铺地柏、坡陡的阳坡还可栽植沙地柏、或在上山路口栽植多种有刺灌木,如刺果茶藨子、黄刺梅、鼠李等;在小花园与花坛中栽几株银杏、花楸、七叶树、玉兰、海棠、紫薇等,它们有着高雅的姿态与美丽的花果。园中与路旁的木本与草本花卉应采用具特色的玫瑰、碧桃、锦带花、连翘、木槿、金银花、月季、百合、郁金香等。对封闭管理的区域,应少用石砌墙,多用栏杆墙,并在围墙上爬上金银花、牵牛花、白蔷薇以及鸢萝莱,既美观又透视;在植被景观设计中,笔者认为应考虑下列问题:

 (一)依局部地形条件,与附近景点的特色相协调,进行乔木,灌木与草本的多层次,多植物分类,多花色的植物群落配置。构建群落的树种应是长寿的,树形美观的,能进行阴阳搭配的。群落中的植物成分应是叶色,叶形各有特色,花期应错开,最好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这样的植物群落还应是可持续发展的,是可以改善环境条件的,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又有较大的生态功能。

 (二)树种应尽可能选用北京的乡土树种,可以多一些引用本地野生树种。这样,既可以模拟本地森林群落的结构,又可以使游客更多的贴近自然。比如可在高差较大比较干旱的山丘上以油松、栎类(辽东栎、蒙古栎、槲树、槲栎等)混交,林下栽植胡枝子、悬钩子、黄刺玫、绣线菊、山梅花多种猕猴桃与杜鹃等灌木,七筋姑、百合、多种苔草的草本植物。这种群落将立于不败之地,有四季常绿的特色,针阔相间,既有观赏自然的价值,又有强力的保水保土的功能。油松为常绿针叶树种,在圆明园原有景点中应用的就较多,它的球果还是松树与花鼠的最好食物,将会产生链锁反应,日后招来与繁殖更多的野生动物。在土壤湿润的立间地可栽植椴树、五角枫、大叶白蜡等进行多种阔叶树混交,它们既是长寿树种,又是红黄叶的观赏性高的树种,林下可种植胭脂花、二月兰、乌头、报春花等多种既耐阴又有漂亮花朵的野生草本植物。在地势低洼或近河边可多多栽植刚竹形成竹林,或片状栽植海棠、(也可栽植樱花)、欧李、稠李等观花树种,欧李还是漂亮的观果树种(它的红果累累)。在一个景区里,将这些野生树种与群落镶嵌起来,其景观是十分美丽的。

 (三)应选用耐旱性强,能抗病虫害的植物。北京各公园现存的树种,有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经受不住多年的连续干旱,二是病虫害严重。果槐是北京的市树榆树普遍栽植,可是病虫害相当严重。杨树到处可见,可是腐烂病与虫害相当普遍,对北京的绿化构成了威胁。现在圆明园中最多的是杨树菏刺槐。毛白杨与刺槐都是外来种,不但抗性差,而且杨树的果絮在春天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它们的寿命短,枯梢与死枝难看,而且很容易打伤游人。因此,建议多在天然林内选用抗旱、抗病虫害的树种来取代它们。

 (四)旅游布道、路旁建造花墙、配置花团时,应在路边栽植耐践踏的多年生植物,又可减少浇水的植物,如鸢尾、车前、结缕草等,当然,为了防止游客进入花圃,园地,还可在周边密植几行带刺又耐旱的灌木如刺玫果、大叶蔷薇—白蔷薇、茶藨子等。

 (五)圆明园是“以木为本,以水为纲”的园地,除了林就是水,水景的够景十分重要,现在多为荷花,芦苇所盖,还应增加香蒲、天南星、野慈菇、水杨梅、蛇梅、鸭趾草、三棱草、木贼等岸旁湿生植物,以便衬托睡眠,使景色更为美丽。

  为了搞好各景区、景点的园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新建,首先要搞好一个植被景观的规划与景点的设计,这样也才能使各景点连接构成和谐的,能更好的保护,能更美观的景区,才能更好的保护遗址,才能使游览、文化与生态功能得到提升。福海与后海两景区的园林植被规划设计必须经专家论证,不可象长春园、绮春园一样修修补补。这两园显然应在景点重建新建时,将过多的生长不良、以近枯萎的杨树和刺槐砍去一些,不要认为砍树就是破坏。

  当一个又一个景点逐步恢复,修复与重建后,园内广植自然独特、珍稀与观赏性高的树木,遍地呈奇花异草,四季葱绿,鸟语花香,加上水景园林,旧时的圆明园之园林景色将逐渐浮现,被焚毁的遗迹,遗址宛如斑块镶嵌在绿色植被的本底之中。保护与利用将较好的结合起来,圆明园将会更好的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下文摘自中国圆明园学会通讯12 。

作者:杨乃济、北京旅游学院教授、博导。

  圆明园的植被必须恢复,当年为保住圆明园的土地临时种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树种,这些树应当剔除,圆明园的树是有根据的,《则例》上有记载。必须把植被复原。圆明园不仅仅是建筑园林的问题,是清代的三山五园之首,所以圆明园里要有反映帝王生活的苑囿,有的宫廷文化要反映出来,乾隆的“题刻”要恢复一些。要走出建筑园林的局限,走到宫廷文化上来,开发文化深层的东西。推出帝王宴。今年春节北京放鞭炮解禁了,我建议明年正月十五,圆明园“山高水长”放焰火,完全按照大清朝的规制放焰火。档案中记载圆明园里有稻田,现在恢复一些稻田应不困难。圆明园要增加宫廷导游,把文章做活,抓住人文奥运这一时机,进行亮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