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君处君思我
(2013-09-21 10:56:10)
标签:
唐诗月夜相思珍惜 |
首一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浩渺高远自不用说,而胸襟怀抱,格局气象,自可窥见。
颔联,转入所思念之对象。啊,我的情人,今天晚上,见了这一轮团圞的明月,想必是绝对睡不着的了,为什么?月圆而人不圆啊。
“竟夕”,整整一个夜晚。你怎么知道那一位他或者她整整一个夜晚没有睡着?这就透露给了我们,其实正是诗人自己整整一个晚上没有睡着,整整一个晚上都在思念着他的情人。
当然也可以说这里的情人,就是作者自己。说自己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这也说得通。不过,从上述杜甫与李商隐的诗来看,可能安排为从对方设想,更显得曲折有致一些,也更显得关怀体贴细致入微一些。诗贵曲而不贵直,尤其是这类望月怀人的诗,古人大多喜欢从对方设想,这样显得笔意深曲,用情深细委婉有致。不过,诗人在这里明说了“共”,共此时,那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对方也在思念自己了。如果后人解诗,硬要跟人家分出一个彼此出来,不但胶柱鼓瑟,而且也破坏了诗意不是?比如苏轼词就说: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关于这一点自信,苏轼有,张九龄也有。相思,相思很苦,但是相思也很美好,没有相思过的人生总是有缺憾的人生,甚至可以制造一点相思的机会,尤其是夫妻之间,从来就有所谓小别当新婚,朋友可能也会由距离产生美。也许相思过,所以才会格外珍惜。前面讲了,珍惜也是人生一种最美好的情怀,珍惜是对对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善待,学会珍惜,就学会了善待人生,学会了品味人生,归根到底是体验人生的美好。一个人,从未体验过人生的美好,那他的心灵非常枯竭,不滋润,他心里塞满的都是草,那种枯草。生命没有源泉,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古代的诗人词人,哪怕贬谪到天涯海角,孤身一人,也可以有明月相伴,有古代的往圣昔贤相伴,他们无论到哪里,哪怕是监狱里,也不会孤独寂寞的。《正气歌》中,文天祥列举了12位先贤,齐太史、董狐、张良、苏武等,这些人都是文天祥的陪伴与同志同道,都以自己的事迹见证了历史的正气,鼓励着文天祥珍惜自己的美质,将心中的正气坚持到底。这也正如朋友胡晓明说的:“我相信,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他的精神生活一定比别人的丰盈而充满活力。他永远不会真正寂寞,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屈原、李白永远与他为伴。他永远不会枯窘,他会用贝多芬的耳朵、毕加索的眼睛去谛听和审视,于是,大千世界变得那么富丽,他自己也变得那么富有。 ”(《唐诗不是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