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徐时评:“万宝之争”最新动向解读

(2016-07-22 09:17:05)
标签:

杂谈

文/老徐时评

围绕万科控制权的“万宝之争”还在云遮雾绕尚未打出结果,民生银行的话语权之争又开始了,这不禁让人们嗅到了资本的血腥味,看到了资本嗜血成性的利齿,也看到了资本的无情。不过,昨天媒体报道的保监会主席的态度,似乎又令相关局势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万科控制权之争以来,作为当事一方的宝能集团,其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规,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万科管理层也一直揪住这一点不放。作为行业监管最权威的部门,保监会的态度一直是比较暧昧的。除了一些原则性的表态以外,进一步的细节都从未披露过。这次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发表的长篇讲话,内容涉及到保险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保险监管供给侧改革、风险管控等多个方面。媒体在报道时,其他内容都被忽略了,单单把与“万宝之争”有关的内容摘出来,配上了“决不能让保险公司成为大股东的融资平台和提款机”这样吸引眼球的标题,令人感觉这代表了保监会的最新态度。

无疑,项俊波的这个讲话,被业界视为“万宝之争”的最新动向。这个表态似乎对于宝能很不利。不过,其用于收购的资金到底是否合法合规,保监会到现在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http://ww2/large/50fd482djw1f62f2qwsahj20bz06o0st.jpg


解读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的讲话,其实是在重点强调风险控制。其中有几点做了比较明确的强调:第一,保险业要始终坚持“保险姓保”,处处体现保险业“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宗旨,发展绝不能“跑偏”;

第二,要严把股东资格审查标准。要让那些真正想做保险的人来做保险,决不能让公司成为大股东的融资平台和“提款机”,特别是要在产融结合中筑牢风险隔离墙;

第三,强调关注热点问题引发的风险。他说:这几年,少数公司进入保险业后,在经营中漠视行业规矩、无视金融规律、规避保险监管,将保险作为低成本的融资工具,以高风险方式做大业务规模,实现资产迅速膨胀,完全偏离保险保障的主业,蜕变成人皆侧目的“暴发户”、“野蛮人”。这些保险公司激进的经营策略和投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媒体、网络的放大效应后有些问题甚至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http://ww1/large/50fd482djw1f62f34rbegj20dw081aah.jpg


显然,项俊波这一段讲话基本上就是指“万宝之争”。在具体讲到“万能险”时,项俊波谈到:之前社会上出现了对万能险的大量误解、曲解甚至是抹黑的言论。保监会通过权威专家解读、加强新闻发布、邀请媒体采访等方式,作了大量的舆论引导工作,阐释依法监管的原则立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很少有保险公司主动站出来,澄清社会上的错误认识,维护行业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作为一个曾经在保险行业从业多年的人,我十分理解项俊波主席这番话的用意。说实在的,保险行业整天忙着收保费,其行业声誉早就不怎么样了。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公司在应对热点问题、运用新媒体平台方面,应该说是比较麻木和迟钝的。所以,项俊波主席要求:全行业要高度重视声誉风险,不断加强舆情监测,提高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学会发声、主动发声、统一发声,努力降低负面新闻炒作的可能性,有力维护保险行业的良好形象。

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新一轮债转股的实施,以资本为纽带的公司兼并、收购将成为家常便饭。包括庞大保险资金在内的金融资本,正虎视眈眈地瞄准优质的产业资产。资本本身就是比较野蛮的,是喜欢血腥味的。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与规则,讲究战略的企业是无力应对的,尤其是实体企业。宝能以及其他保险公司用于收购的资金,是否合法、合规?保监会作为行业监管部门,有责任尽快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