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张曙光当上了院士!

标签:
张曙光院士杂谈 |
分类: 时事政治 |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长张龧光涉嫌受贿4700余万元被提起公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大贪官捞了这么多钱,其中的一半2300万竟是去行贿了,为了当院士。
可惜的是,钱花了,院士却没当上。两次评审终因差7票和1票功亏一篑,据说是有人举报其学术造假,两部专著都是由人捉刀代笔。
张曙光已经官位显赫,手里的权力炙手可热,可是为何还要拼命想当院士?院士是“学霸”,一旦官位加上“学霸”,那就真的可谓“横行霸道”了。
中国的院士称号,还具有耀眼的实惠,相当于副部级干部,房子是180平方米的规格,出行配车,病了有高干病房。更重要的是,当上院士之后,很多科研项目唾手可得。其实,像张曙光一样想当院士的高官、高管可谓多矣,张曙光也许只是最歇斯底里、下赌注最大的一个。
那么,张曙光的2300万都送给了谁?这个问题,恐怕比张曙光的案件本身更令人关注!
古代学而优则仕,如今是仕而优则学。当下类似院士这样的国字头“国衔”被趋之若鹜,学术成了权力纷争之所,成了买卖的腐败之地,学术权威也就不再权威了,艺术精英也就不再是精英了,而是充满了铜臭和龌龊。不要说“国衔”,就是“省衔”也是你争我夺。有媒体曾报道,陕西书协有34名副主席,16个常务副主席,18个副主席,加上两个秘书长,
假如张曙光当上了院士,事情又会怎样?
张曙光如果当上了院士,官位加上“学霸”将使他在官场更加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各方利益更好摆平,大家皆大欢喜,一派和谐。张曙光如果当上了院士,也许他的事就不会东窗事发,也就没有后面的刘志军案件。也许他们还会升官,也许铁道部就不会撤销,也许……
太多的也许。张曙光案件暴露了中国院士制度的背后黑幕。当学术和权力结合,将产生“学官”群体,他们通吃官场、教育界、学术界、企业界。有人建议,应该取消现行的院士制度。还有人建议,院士作为一个荣誉,是先有学术成就,再事后追认,就像烈士一样。这些建议不管是否在理,都反衬出院士制度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人类神圣的科学精神,从本质上讲就是不折不扣的“道德高地”。其实,院士的问题根源,不在于院士的称号,也不在于院士制度本身,而是在于整个社会系统和宏观体制出了问题。如果当院士与当烈士一样,要付出整个生命的代价,还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吗?
@老徐时评,每日一评!请关注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微博:老徐时评
请关注微信公众帐号:laoxushiping
请关注360自媒体、网易云阅读:老徐时评
我的以往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