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颜前行,让我们相逢在更好的明天

标签:
杂谈月色白狐原创温暖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一场疫情,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了一个动荡不安的过程,三年的时间,我辗转各地,重返北京时,心情总是复杂,看淡了生死,见惯了悲欢,从别人眼中的光环,到如今的悲壮,好在时间有它独有的善良,都说拼搏与努力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但有时候的离别,也是一种重生。
任何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种生活状态都应有被尊重的理由。我十一放假的时候,跟朋友坐在咖啡馆聊天,她小声跟我说“别谈工作上的事情,”我疑惑的问“为什么”她说“如果知道你是医院的,会被嫌弃的,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我笑笑摇摇头,因为早已习惯了人们的恐惧与不安,朋友继续说“当你做在病人面前,他恨不得摘了你的面罩听他说,当你摘了面罩的时候,他恨不得你原地消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这样。
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我的职业,现在跟病毒打了三年多的交道,从最开始想打败,到现在的共存,病毒在变异,却变的传染性越来越强,人人自危,任何看见看不见的地方似乎爬满了病毒,当然也包括我这个医生。所以在很长时间里,我远离人们的视线,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中,思维与视野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寻找光明的时候,却也是别人仰仗的希望。
现如今我的同事很多都选择了辞职,我的人生也一度陷入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我卧床的母亲需要照顾,我这么多年的工作也很难割舍,我想带母亲回老家,焚香听经,栽花修草,遇见病患人家,竭尽所能的给予诊治,或者做个闲散的文人,把我看到的点滴故事都用文字记录下来,我挣扎着没有选择的时候,又陷入一种挫败的无力感。
我救治过很多“走投无路”的病人,身体单薄的像一个瓷器,一个全身核磁,就像散了架,但思想却坚如磐石,他要活着,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他把所有关于自己疾病的知识,像个容器一样一点一点积累,强迫自己吃药,强迫自己站起来,慢慢的,躯体与思想一样变的坚不可摧。人在疾病面前很容易被打败,从不甘,不争到放弃,最后是认命,任凭死神扼住脖子……其实有些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希望,我常这样劝病人,请你坚持,无论怎样我们一起坚持,每天睁开眼睛,告诉自己,既然活着就继续向前。
我带过一个实习生,很阳光的男孩子,说着一口家乡话,没有临床经验,每天询问病史,写写病历,有一次随我出诊,路上遇见堵车,我在打着电话了解病情,这是一个羊水栓塞的产妇,非常危险,当地医院已经开始抢救,抗过敏,纠正呼吸衰竭,以及改善低氧血症等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正在有条不紊的继续着,我让男孩记录着。一声凄厉的哭声从电话传来,又一个年轻的生命走了……我看他双眼湿润,哽咽着说:感觉做医生压力好大,那么年轻说走就走了,孩子那么小”我拍拍他的肩,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从满腔热忱到现在的麻木,一种深沉的悲凉如同深冬里静静落下的雪花,层层覆盖在心上,不知道为何悲伤,是替生者还是逝者,也不知道悲伤的颜色,只能感到自己像一个透明的幽灵,渺小没有重量的活着。
所以,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纠结着自己的选择,时间被我浪费在遗憾和感伤里,对陌生环境的水土不服,我开始频频回望我当初的决定。因为迷茫,所以坚定,这或许就是我最后的坚持,迷茫的越久,沉淀的越多,每个重获新生的生命逼着我向前,挨过了最初的职业阵痛,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才明白这份职业让我活成他人面临灾难时的一米阳光,也就活成了他人心中的希望,想想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丰盈。
疫情三年,我感染了二次病毒,我没想过让自己变得多强大,我只希望自己不管经历多少伤痛,都能义无反顾的向前,都能舒展眉头,内心安宁,性格豁达,对每个病患真挚热忱,相信一切都好慢慢的变好,包括健康,包括生活……让我们相逢在更好的明天。
前一篇:四月缅怀,珍重待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