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帐驻扎山乡  大兵蜗居农家

(2010-06-14 10:58:36)
标签:

农家

蜗居

溪东村

艰苦

回忆

分类: 军事博文

在临战状态下,部队需要根据作战需要部署兵力,通常要离开营房,到就近战区的村落居民地遂行任务。六十年代初的一年夏天,部队搬出营区向前推进,在海防一线投入空前规模的紧急战备,所有连队都住进了民房,从集美郊区向西,沿同安内海湾,直到马巷一线,几乎所有的村庄都住满了兵马,基本上一个村庄住一个连队。星罗密布的村庄被执行作战任务的军人驻扎,成了我们部队连绵不断的军营。

那时,我刚到部队,在营房才住两天,就离开营房,和先前调防的老兵一起,入住福建省同安县莲花乡溪东村,投入了紧急战备。该村位于同安县西部山区,建在山脚下,三面环山,四周绿树成荫,源自同安县与长泰县边界凤冠山的莲花溪冲汇成大沙河流经本村,由西向东从村南穿过,可谓山清水秀.溪水汇入同安西溪,通过县城直奔大海。

溪东村是一个不知存在多少年代的典型的闽南老山村,房屋分布很不规则,拥挤不堪,人口相当密集,全村住着二百多户人家,为了迎接作战部队,老乡们像当年支前一样,克服居住困难,积极行动起来,挤了又挤,东挤一间,西凑一间,滕出房间让我们住。我连百余人,分住在七十多户老乡家里,除连部住得稍大一点,其余住得非常分散,大到住一个班,小到住一个组,最少有住两人的,星星点点,遍村开花,平时如果有事要办,从村东到村西、由村南到村北,转来转去,要跑很长时间,全连召集开会,或有情况紧急集合,弄得不好,还会跑错方向走错路。

六十年代,这里的经济条件比较贫穷落后,农家基本上都住土坯土墙土木结构的薄瓦房,无论屋里屋外,没有粉刷墙面,几乎见不到砖瓦房屋。我们班就住在一户贫穷农民平时堆放柴草的土坯房里,房子年代久远,高度风化,墙体表面经常会脱落,风化的泥土常常像天女散花一般,沥沥落落地飘落下来,有时还会落到我们眼里嘴里,弄得我们蓬头垢面,十分难受。全班分住二间土坯房,一个组三人,和老乡各住半间,班长带二个组住大间,为了把住所弄得整洁一些,我们只好把报纸糊在墙面上,一方面挡住粉沙的侵袭,另一方面,四面糊满报纸,看不到土墙,心情也会好受些。床铺是向老乡借来的门板拼凑成的统铺,宽的宽,窄的窄,长的长,短的短,大家按战斗小组分工依序挤在一个大铺上,班长睡外面,班副睡里面,组员睡中间,头脚方向一致,便于行动。

住在居民地,借助在老乡家,居住环境条件比营房差得多,但部队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变化,起居作息时间一个样,内务卫生照样搞,天天叠被子,打背包,收纹帐,铺垫褥,平整一致,有棱有角,洗刷工具鞋袜衣裤摆放整齐,武器弹药放置有序,住地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里三天二头评比内务卫生,班排之间时常参观学习。

村里没有像样的可供全连集会的场所,除班以上干部骨干能够集中到连部住房开会外,全连军人集体活动,开会学习,晴天经常在村东头的大榕树下进行,雨天只能托神爷的福,躲到该村的破宗庙里进行。分班组织学习讨论时,雨天也只能蜗居的农家,坐在各班的床铺板上进行,班长勉强可以坐着小板凳,垫着铺板进行记录,带领全班学习。

村里更没有完整的训练场地,小小的晒谷场无法供全连一起上操,早操只能分排组织,做些活动范围不大的队列动作。全连合练必须跑到别处,另找地方,每月难得进行一次合练。投弹训练需要空旷的场地,我们只能赶到莲花溪大沙河的沙滩上进行,那怕是松软的沙滩练投弹效果不如平地,总比没处练要好。

村里根本没有放得下连队伙房的大房子,只好临时搭在外面的场地上,开设野战式的伙房,炉灶是用从山上扛下来的乱杂石块垒成的,燃料是战士们利用业余时间上山砍柴解决的。伙房的操作台是炊事班自己想办法搭设的,离风餐露宿差不多。

全连居住分散,晚上站岗放哨,哨位也相当分散,除伙房派驻固定哨外,其余各哨基本上都上游动哨,负责各排的住地安全,因此,每晚全连每班岗哨都要保持在10人左右,战士们是很辛苦的。

我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与农家人蜗居在一起,在老乡的热情支持下,过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营生活,度过了半年多的紧急战备时光,胜利完成了战备训练任务。不久,我连辞别老乡,离开溪东村,随部队调防到厦门郊区集美的英村公社港头村,继续执行战备训练任务。

溪东村是我当兵后的第一站,它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如今,我还能在闲赋之余清晰地回忆起它的概貌以及我们在此地的经历,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难能可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