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野营拉练演练福建训练机关指挥 |
分类: 军事博文 |
毛主席“11.24”关于野营拉练的批示发表后,全军各部队包括红卫兵在内,立即掀起了拉练的高潮,我部每年也要组织冬季野营拉练,结合战术技术科目,训练部队在野战条件下的走、打、吃、住、藏这五大本领。
每年冬季来临,连队年度训练即将完成之际,我们司令部作战训练部门在首长主持下,会同司、政、后有关部门,都要组织筹划相关部队,离开营区拉练。
拉练要有明确的目的,指定参加的部(分)队,设定演练项目,研究具体方案,其计划是相当周密的,事先需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在筹划总体拉练计划的基础上,要到达预定的演练地区勘察地形,设置演练想定预案,并指派侦察分队勘察行军路线上沿途道路的通行情况等。那几年,我们根据首长意图,曾主持作战训练部门,策划过多次野营拉练,有跨县山地长途行军的,有向战区前沿一线行军的,也有在驻地周边地区短途行军的。途中,曾组织过防空袭,反空降,营团山地进攻,夜间山地营连进攻、抗登陆战斗、坑道战斗等等。还组织过军民抡渡江河作战演练和铁路输送以及抗登陆作战图上作业。
回想当年野营拉练策划过程,不仅锻炼了部队,更检验和锻炼了我们的机关工作。我调入作战训练部门工作不久,业务生疏,缺乏经验,对组织较大规模的拉练和演练,比较吃力,我虚心向老领导老参谋们学习,提高较快。记得一九七四年由师机关与275团参加的拉练,是我科在首长意图下大胆策划的,领受冬季拉练任务后,我与大家一起展开图上作业,确定行进路线,编拟想定文书,下发拉练计划,下达预先号令,以虚拟的敌情诱导部队开进,命令师机关与该团利用夜暗条件,从两个相隔五十多公里的营地出发,多路相向而行,途中演练部队“走”(包括走夜路,山路、大路、小路、无名路、时令路,交叉路行军,锻炼识别地物符号、识别部队标记和分队人员,识置行军路标、找向导等),“打”(派遗尖兵班,设置临时哨位以及训练各种情况处置等),“吃”(大小休息、寻找水原、野餐等),“住”(宿营、露营,夜行晓宿等)。随后,我们师机关也执行自己制定的拉练方案,离开驻地,率师直分队按指定路线行进,团机关则按师指示行动。那天晚上,没有月亮,我们沿南安公路向安溪县城演练奔袭,没有乘车,全部徒步行军,以每小时八九公里的速度,除中途稍逝休息外,全程走了五十二公里,几乎把我们累得快要趴下,真是自作自受(自己搞方案自己实行)。师指挥所到达安溪县境内一个叫内乡的村落时,已近凌晨二时,我们给各参演部队下达了防突袭指示,命令部队停止宿营,立即进入山沟,选择隐蔽地点,挖掘防空工事,做好一切防突袭准备,此时我们师机关顾不得进入民居,转而到野外开设指挥所,这下可苦了电话兵,他们就得翻山越岭,遇河涉水,在荒山野地架设线路,以最快的速度沟通师与团,团与营连的有线联络。部队忍着饥饿,在野外,马不停蹄的防空袭演习作业,坚持到次日上午九时许,才吃上了餐事班战地野餐送来的一顿早饭。防空袭警报解除后,干部战士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进入各自村庄,宿营休息。
事隔一天,拉练部队以秘密转移为背景,深夜突然开跋,通过安溪城关沿魁斗镇,湖头转道朝永春方向行进,在那里师机关与275团会合后,有更新的任务等待着。到达新民地区后,我们于将军山划分地域宿营,各驻训三天,第四天师机关就在那里组织了加强步兵团(以275团3营为主)山地进攻实弹战术演习,师炮团、师直有关兵力兵器都参与了支援,并组织全师排以上干部现场参观见学,还吸收了当地民兵参加后方保障,我是这场演习的战地解说员,整个实兵演练搞得有声有色,得到师首长的好评,上级还转发了我们组织演练的做法与经验体会。
新民地区离我国第瓷都永春县城和有名的天马山芦柑基地不远,演习过后,部队休息一天,不少人都上天马山购买芦柑以饱口福,在永春红旗瓷厂购买了烧有个人画像与有感拉练题词的茶具,收获不小。
整个拉练前后半个月就结束了。如此野营拉练,我们年年搞,大家对此习以为常,只是每次拉练,科目不同,地区不一样,但对机关与部队的锻炼都是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