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具一格的稻板地战前阅兵

(2008-06-29 21:49:22)
标签:

阅兵

校阅

连队训练

军事

分类: 军事博文

别具一格的稻板地战前阅兵

 

一九六二年七月,为随时准备打仗,适应紧急战备需要,我部举行了团规模的阅兵。此次阅兵,是在部队远离营房,驻地分散,入住民房,执行战备防御任务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没有现成的可供一个步兵团阅兵训练与校阅的场地,只能征得老百姓同意,在收割后的稻板地上稍作平整,开辟简易的阅兵场所。当时的阅兵就是在厦门郊区同安县白沙崙农场耕作的稻板地里举行的。在我部防区范围内,这是唯一一处像样的盆地式地块,有近百亩稻板地,周边村落稀少,四面山丘围绕,是比较理想的练兵习武之地。

步兵团阅兵是统一的军事行动,要把全团平时各自训练的二十几个连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步调一致的受阅整体,以训练有素的威武之师接受部队首长检阅,其组织准备工作复杂,工程量大,事先需要进行严格而漫长的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

基础训练以连为单位实施,根据场地情况,各步兵连组成一个人数、行数、列数相等的阅兵方队(通常99列或1010),并将每个人在方队中的位置固定好,完成编队后,首先在班长的带领下分行训练,运用平时持枪队列训练效果,结合下达“向右——看”和“向前——看”的口令,反复练习慢正步和端枪、收(托)枪动作,包括分步训练和连贯训练,力求整齐划一。尔后,在连首长的带领下,齐装满员、荷枪实弹,配上方队领队,组织方队训练,重点解决控制步幅、步速,端枪、托枪时机、调整队形和通过各标兵时的动作等问题,达到全方队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要求。

综合训练,在司令机关的统一调度下,设置标兵,各连在绕场划定的跑道上,按照阅兵时行进的路线和动作要求,逐连每天进行八到十次综合训练,从中熟悉阅兵场地,巩固训练效果。在此基础上,配置标兵和司号队鼓队,搭建检阅台,组织全团规模的综合演练,包括由“临时首长”充当检阅的“分列式”和“阅兵式”两个部分,完成二至三次演练后,最终举行正式阅兵,首先,师首长在团首长陪同下,从全团方队的尾部连队起,逐连向前校阅,首长问“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大家回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以示首长对部属的看望问候和部属对首长的回敬。尔后,调整队形,在军旗的引导下,踏着号队吹响的阅兵进行曲节奏,正式接受首长的检阅。

当年我部举行的阅兵训练,各营各连,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从各村落聚集而来,可谓声势浩大、轰轰烈烈,使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感。

训练时,头戴用相思树枝编扎的伪装圈,顶着烈日,在高温下,正步走、齐步走、向右看端枪、向前看收(托)枪的动作,枯燥无味,一天要做成千上万次,个个挥汗如雨。指挥员的口令声、方队行进的脚步声、干部战士的操枪声、司号队的军号声以及接受检阅时的应答声和口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稻田里踏得松软的泥土,蓬松飘浮,尘土飞扬,好似飓风略过,场地四周的彩旗,翩翩舞动,迎风招展。

休息时,以班为单位就地架枪、架炮,枪支着枪,架挨着架,炮靠着炮,枪炮林立,大家围坐在枪炮旁,海阔天空,谈笑风声,看不出一点疲倦的样子。

午餐时,各连在场地周围的山脚下,挖灶埋锅,就地组织野炊,挑水切菜做饭,忙得不亦乐乎,到处是袅袅炊烟,雾绕山间。粮草充沛,顿顿吃得菜足饭饱。

阅兵时,现场布置得非常庄重,检阅台上方挂着写有“9374部队阅兵大会”的宽大横幅,检阅台右侧站立着二列从各营连集中起来的二十余名司号兵,手持挂有红底黄边号旗、绑上圆溜沉垂号穗的军号,轮流吹奏着响亮的阅兵进行曲,以准确有力的节奏,点击调整着方队成员行进的步伐。四名从全团选拔来的标兵,手持插有红色标兵旗的钢枪,一动不动地站立在检阅台前的标兵点上,威猛无比。掌旗手紧握“八一军旗”,两名护旗手站在军旗两边,双手握住冲锋枪,在检阅部队先头,引导方队前进。当方队通过第二标兵检阅台时,边端枪正步前进,边齐声高呼“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练好本领,准备打仗”的口号。 

 阅兵后,团首长进行简短的战前讲话,提出进一步做好作战准备的具体要求。整个检阅过程充满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氛围。

这次阅兵在稻板地进行,历时半个月,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别具一格,既发扬我军艰苦奋斗、勤俭练兵的光荣传统,又锤炼了部队,提高了战斗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