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首长审改文稿的一些感悟

(2008-07-02 21:53:18)
标签:

首长

文稿

审稿

感悟

军事

分类: 军事博文

    谋篇写作,起草文稿是部队机关参谋、干事、助理员的一项基本功,他们拟制的文稿,都要报送首长审阅,几经修改才能定稿,上报下发或供首长使用。不同特质的首长,审改文稿的风格和修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六七十年代前的首长,多数是从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他们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基层工作经验,但与八十年代后的首长相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机关工作经历不多,文字功底偏弱,写作水平有限,不少首长审改文稿的能力欠缺。笔者曾在这些首长领导下的机关工作多年,在写作实践中,对他们修改文稿的状况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里,应该肯定,部队机关中,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机关工作时间较长,领导工作经验丰富,对文秘工作感同身受的首长,他们的工作作风严谨,对文稿质量要求比较高,交代拟制文稿任务时,意图明确,有清晰的写作思路,规定完成时间。审改文稿时,认真对待,善于抓住主题和核心,通篇考虑,咬文嚼字,斟字酌句,反复推敲,严格把住文稿质量关,并能给执笔者耐心说明修改的理由。在这些首长指导下,不开窍的地方会茅塞顿开,不理解的问题会迅速领悟,思路得到开拓,写作水平容易得到提升虽然文稿首次通过的概率较低,但对自己的锻炼大,我喜欢给这些首长写作。

但也要指出,有少数首长审改文稿的状态不尽人意。在此不妨略举几例:

有的首长虽然工作责任性较强,也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修改时虎头蛇尾。起初,他们“来势很猛,摆足架子”,能根据文稿主题,抓住关键,顺着自己的思路,像模像样,埋头审阅文稿。但坚持时间不会太长,就会性情浮燥,急于求成,缺乏必要的耐心,草草了事,中途退堂,有始无终,在简单交代之后,把剩下的“烂尾工程”推给执笔者去完成。对这样的首长,应充分理解其个性,知晓其难处,依据他原来的修改思路,顺藤摸瓜,帮他把后续修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好,决不能马虎收场。

有的首长文化程度低,甚至是大老粗,能武不能文,他们虽然工作责任性强,对文稿质量要求也高,但布置写作任务时,拿不出像样的主见,面对送审的文稿,如同狗咬刺猬无从下手,看不出其中的问题,改不了存在的“毛病”,基本上看不到他们修改的痕迹。因此,凡送审文稿,他们最关心的是数量问题,较少关注写得如何,只要字数多、页数多、点数多就准予通过。对这些首长,应充分体凉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苦哀,看到他们无奈的方面,不能用有色眼睛看人,愚弄首长,要加强写作上的相互沟通,帮助他们把好质量关,给他们交出满意的文稿。

有的首长主观武断,只相信自己,不尊重别人,轻视他人劳动,不考虑执笔者的感受,吹毛求疵,自持高明,改得面目全非,轻率否定或大部否定送审文稿,有时甚至颠倒部属关系,不由分说,干脆推倒重来,他说我记,他写我抄,出口如玉言,句句似真理,使执笔者涂有空名,上报的文稿也就成了首长之作。对这类首长,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亢不卑,冷静对待,对他们不要作过多解说,更不能以牙还牙,闹对立情绪,搞僵关系,应顺其自然,用足够耐心和巧妙的方法把文稿处理好。

有的首长工作作风浮夸,摔手掌柜,只提出要上报什么文稿,却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心中无数,不肯动脑,得过且过,过分依赖下属,凡送审文稿,写多少算多少,写个什么样就算什么样,不管优劣,不论是否适用,来则不拒,照单全收,一律通过。给这种极个别没有责任性的首长撰写文稿时,不可以钻空子,抱着无所为的态度,随意写写,应付差事,而要以更强的责任性,以对单位对首长高度负责的精神,真心实意地完成送审文稿。

总之,文稿一旦定稿,上报下发,代表的是某级部队机关的水平与形象,而不代表那个首长,因此,凡首长交代的文稿,不论是那种特质首长布置的,都要一视同仁,认真对待,把文稿的质量首先把握在执笔者之手。要摆正自己位置,正确理解首长的工作初哀,维护首长的尊严与权威,当好首长的参谋,围绕首长意图展开写作,勤观察、勤思考、勤记录,通过各种渠道,积极领会首长意图,抓住文稿主题,理清写作思路,谋篇布局,苦干加巧干,“配味”写作。要不厌其烦,主动配合首长精雕细刻,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要加强写作实践领悟能力,善于从首长审改的文稿中吸取自己写作的营养,提高写作水平和成功率,交出让首长满意的送审稿,

拉练锤“五功”  走打吃住藏 (2008-06-11 20:05:10) [编辑] [删除] [置顶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