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季如何进补

(2012-02-21 09:53:17)
标签:

生活

进补

气候

饮膳正要

进行

健康

分类: 健康饮食

http://images.qm120.com/2011-3-1/110301135428352737.jpg

    在我国中医上有“人与天地相应”的养生理论,这项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生活规律必须适应四时气候之变化,这样才能预防各种疾病的侵害。有些邪气是经常被我们忽视的,比如春风、夏暑、秋燥、冬寒,这几种在我们的认知里面只是几个正常的气候,但在中医理论里面它们也可能是可以使人致命的邪气。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四时气候及其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都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某些疾病在气象剧变时容易发作或加重),为了增强人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必须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摄”。

http://images.qm120.com/2011-3-1/110301135543148608.jpg

    所谓的“调摄”指的是在四时进行一些饮食进补、早晚起居以及气功引导、药物按摩等方面进行一些摄取或调整。随着四时的气候不同,在饮食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比如《饮膳正要》中所记载的:“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其中的依据就是四时气候对人体脏腑和气血的影响,以及“以脏补脏”的理论,例如,古人认为: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所以春季要注意用酸调味。

  要想真正做到顺应四时,在进补期间就必须要避免“补不得法”或“补得其反”的情况发生。在现在的春季,人体气血趋向与体表,因此不能过多的食用一些辛辣食物,否则会伤阴;而对于气候比较寒冷的秋冬季节,由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因此不能过多的吃凉性的进补品,而应该适当的多吃一些温热的进补品。

http://images.qm120.com/2011-3-1/110301135622291382.jpg

     我们日常的饮食以及饮食卫生环境与季节气候的变差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无论你是在哪个季节进补,都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关系。比如是在夏季,由于气候的炎热因此我们的食欲会受到直接的影响而下降,同时消化能力也会相对应的减弱,因此在这个时候饮食就应该以健脾、消暑、化湿为主,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色泽鲜艳。

     而像我们现在正处于的春季,由于气候正逐渐的回暖,随之而来的是春燥带来的各种上火现象。因此春季进补时不能吃过多辛辣食品,而应该以温补食物为主。并且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少吃肉类食物,特别是畜肉更是不能多吃。随着大量新鲜蔬菜水果的上市,对于各种维生素也一定要及时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