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什么让你少管闲事、怯懦得“怂绝人寰”?

(2018-11-03 08:24:21)

是什么让你少管闲事、怯懦得“怂绝人寰”?

——有关万州大巴车坠江事件

 

许石林

 

强烈呼吁:以打黑除恶的名义,排查数年来所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霸占座位、殴打司机、无理撒泼取闹的人员,入刑严判。

对那些已经处理的也要重新惩处。

比如,将高铁霸座男孙赫之流重新抓捕重判。

比如,六旬老人三亚公交车上泄愤脚踹司机一审获刑3年——应该以谋杀罪判处其死刑。

 

不如此,则国无纲纪,天下失道、人心失序。

 

——这是我在微博和朋友圈发的一条帖子。

 

我知道,一大拨指责鄙人“法盲”的“法呆子”们正汹涌来袭……

 

是什么让你少管闲事、怯懦得“怂绝人寰”?

 

万州大巴坠江事件真相出来,很多人说:当时公交车上要是有个人出面劝阻一下,就不会……

 

呵呵,你不知道连自己在内,已经把“不管闲事”从习惯养成本能了吗?

 

孟子曰: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可是,你平常在朋友圈,见人评论世事人物,是不是厌恶过他、嫌弃过他、非议过他?是不是说他偏激、爱挑剔啥的?

 

那还假设什么!你的要求严重超出了你应该的范围。

不是吗?你把跅弛之士、泛驾之马,都训练成了聋子哑巴和蔫儿驴,这时候却要人挺身而出、要马奔驰千里,你有毛病!

 

当今人心冷漠,多不愿管闲事,怕什么?

是什么让你那么怕事?

是什么让你忘记世上原本有一种品质叫“仗义执言”?

是什么让你忘记了中国自古以来有一句话:“见义不为无勇也”?

是什么让你甘心怯懦猥琐而不觉羞耻反以为明智?

是什么让你明明可以制服恶人却变成害怕恶人?

……

总之,是什么让你这么怂绝人寰的?

你究竟不放心什么? 

 

是什么让你少管闲事、怯懦得“怂绝人寰”?


我坦白地说,我就是这样怂绝人寰的窝囊废。

我不是没能力判断是非,也不是丧失了羞恶之心。

我是不放心法律吗?也不完全是,其实,咱们现今的律条可谓严细之极,密若凝脂,相当完善。

那么,这么臻于完美的法律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常说一句话,被那些自诩“先进”的人士批评谩骂——我说中国不缺法治,缺人治。

 

为什么说缺人治?其实,我不放心的是现今各种以法律专业专家自居的那些吃法律饭的人。法律落在他们手里,我太不放心了。我经常想像我若因管闲事而惹了官司,那得多麻烦!我没被当时的恶人气死,很可能被司法者气死。单是那一张张脸和辞色,我就受不了。再说,我也看不进去他们的所有文字,越专业越高深我越看不进去。种种原因吧,我假想即便是我赢了官司,一定同时收获了屈辱,而因屈辱而赢了官司,得不偿失,不如输了它!

 

在其他问题上也是这样。


是什么让你少管闲事、怯懦得“怂绝人寰”?

 

我都很奇怪:我怎么对法律和司法者有如此莫名其妙的成见?请强大的法律和心胸广大的司法者想办法给我以信心,就当心理治疗了。

 

这种对法律的深入骨髓的戒备,我一度认为是“君子怀刑”呢。

 

我对司法者深重无底的不信任,不知道来自什么时候。反正,每一次从媒体上看到法律又判了什么案件,至今,没有一单判处结果让人觉得大快人心的,所以,导致我不放心。或者说,我对法律的天然信心,让一次次公开审理的案件的判决结果,给杀伤了。

 

其实我对法律没有多过分的需求,我的要求甚至在平均水平以下——我从小就听长辈们说一句俗话:“赢官司少打。”后来读书,才知道《礼》云:“狠毋求胜”,就是这意思。所以说,我很早就非常清晰地知道:人一旦惹了官司、卷入诉讼,任你无论多么有理,也别想全须全尾地从诉讼中出来,拿我老家的话说:“不死都得掉块肉。”

 

一个对法律不抱过分希求的本分人,对法律都不信任,到底是哪一方出了问题?

 

有一个国家的法律是这样的——

 

我一个朋友开车,因超速驾驶还是打手机被警察抓到。法官判罚款500元。问她还有什么话说。朋友说,当时有另一个朋友开车在后面,她打电话是想提醒后面的人注意前面的红灯,所以……

她话音未落,法官秒信,立即改判罚250元。

 

我听朋友的叙述,她的言语中,对她所在国的法律不仅是信任欣赏和自豪,她感到法律就是她的依靠,一想到法庭和法官就心里温暖得像要见到恋人。

 

她的话也让我心头一热,差点掉下眼泪来:人类还有这种事儿?

 

她的故事,让我想起孟子赞美子产的话:“君子可欺以其方,不可枉以非其道”。——你哪怕撒谎骗我,但用的是大义即你说你为的是让另一个人遵守交通法规而导致自己失误犯规了,而没有用中式泼妇台词,如:老娘就是这样了,老娘有意犯规,你怎么着吧!所以,为了维护大义大体,尽管法官心里不一定全信,但必须行动上信你,因为你用了我们共同接受和秉持的价值观。略施薄惩,以示法纪所在,此为忠;谅以隐情,为世间存善意,此为恕。正所谓“忠恕之道”,持大端而弃残碎。

 

                           2018113

是什么让你少管闲事、怯懦得“怂绝人寰”?
是什么让你少管闲事、怯懦得“怂绝人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