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言点滴(向大家请教)

(2008-05-05 10:10:35)
标签:

方言

农具

鲍尔吉&middot

原野

音译

块头

陕西

文化

方言点滴(向大家请教)

○许石林

 

炸圈儿

 

炸圈儿的“炸”应该读爆炸的炸(四声),而不应该读油炸的炸(二声)。

炸圈儿是陕西关中方言,形容脾气火暴,一说就炸。念成二声的炸,就很可能是一种油炸食品,小吃。

如两个人谈婚事,说不到一块儿,越说越顶牛,最后分手,就可以说是“两个人炸圈儿啦!”

 

胚胍

《南方都市报》的杨曼珠是西安人,讲普通话,也懂陕西方言。有一回举着手机问我:“许大哥,有人给我发了个陕西方言短信息,我问了好几个陕西人都不知道‘陪瓜子’是什么意思。”

我读了全部信息的内容,说:“这意思就是块儿、块头。但是写错了,应该是胚胍子,陕西人形容谁的身体壮、块头大,就说这人胚胍大。”

邻居小伙儿娶了个媳妇儿,人高马大,村里人议论:“那媳妇是个好劳力啊,你看多大的胚胍嘛!”

 

喀七马嚓

丈夫在院子里干活,妻子从厨房抹着手出来,对丈夫说:“饭好了,把手里那点儿活喀七马嚓弄完吃饭!”

喀七马嚓的意思就是催促他人,赶快、赶紧、加快速度等。据说这是元代蒙古话的音译,我们那里曾经驻过蒙古兵,镇上有姓铁的人家,就是蒙古人的后裔。当地人说,元末,八月十五杀鞑子,姓铁的人家对当地人好,所以没被杀,传至今。

喀七马嚓这四个字,如果是蒙古话的音译,也是跟陕西方言融合了的,用陕西方言念,听上去就急促,如琵琶骤急的弹拨。

喀七马嚓常常被缩减成“喀马”两个字。春节,客人来拜年,我们家支系大、亲戚多,亲戚一来,各家走一圈,然后就不知道待在谁家打牌聊天呢,但是各家必需招呼到,否则失礼。女主人催促男主人招呼亲戚吃饭:“喀马去嘛!看迟了。”语气中有焦急、责备的情绪。

应该向作家鲍尔吉·原野兄请教这句话,他是蒙古族。

 

踢踢跨跨

“踢踢跨跨”既是形容词,又是象声词。老年人总是嫌年轻人做事拖拖拉拉,不断催促,年轻人说:“急啥嘛!那么点儿活儿,去几个小伙子,踢踢跨跨一阵儿就完了。”老人听到从年轻人胸膛迸吼出“踢踢跨跨”四个字,就放心了。

踢踢跨跨是指干活的情景:麻利快活、潇洒利落,仿佛能看到那个整齐的动作,尤其是仿佛能听到现场的声音。

打群架,打赢了,回来对人吹嘘:“踢踢跨跨把谁就收拾了。”

踢踢跨跨可缩减成踢跨两个字,形容不好好使用东西比如农具、家俱等——父母听见孩子在屋里或院外动农具、家俱,隔着窗户大声问:“你在那儿踢跨啥呢?”

向邻居借工具,邻居回答:“那东西早就让人踢跨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