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咖啡的花样年华——寻找天津曾经的高级西餐厅

(2013-08-28 12:28:24)
分类: 咖啡故事

民国咖啡的花样年华——寻找天津曾经的高级西餐厅



  在昨天的“记忆”中,我们了解了民国时期天津的咖啡文化是伴随着西餐发展而来,1900年前后,在英法租界内较早开业弥纳客店、施摩斯客店、环球饭店等,对西式餐饮在天津民间的萌芽与传播起到了开拓作用。天津人品西餐尝西点经历了一个过程,早先“吃螃蟹”的人大致是工作在洋行中的经理或高级职员,耳濡目染,他们受西方餐饮文化的影响自然很深。进入民国,达官显贵、政客名流、小资淑媛开始追捧西餐,进而趋之若鹜。一些开明的大户人家还将红白喜寿宴会开到西餐厅,可以说,因为扩大了顾客群,西餐饭店对推崇咖啡的理念有了更多的花样。本期我们继续邀请文化学者由国庆讲述民国时期天津经营咖啡生意较有特色的两家饭店,从生意经中,让我们一起领略咖啡在民国时的独特韵味。
 

  大华饭店——上屋顶花园喝咖啡,送特制咖啡匙


  20世纪20年代末的天津,在大名鼎鼎的起士林饭店附近,有一家敢号称“招牌代表全津第一西餐”的饭店——大华饭店。相传,大华饭店是赵四小姐的哥哥赵道生开办的。
  大华饭店是1927年5月开业的,位于老天津圣路易路(今营口道东段)和达文波道(今建设路)交口处的法租界一侧,与大法国路(解放北路)紧邻。
  大华饭店的匾额为津城美术名家左次修所刻,另外的招牌设计也洋溢着欧式风格。开业伊始,大华饭店便发出了迅猛的广告攻势,“破天荒,纯西式,最华贵——西餐、跳舞、屋顶花园”,仅以《北洋画报》为例便可见一斑。
  大华的广告一般在头版淑媛美女大幅照片的下方,非常醒目,期期不落,形成连贯效应,非同凡响。大华饭店的营销思路更是细致入微,而且充分结合了时令,让人耳目一新。夏季,大华说:“今年闰六月,延长了夏天,欲消暑纳凉可到大华楼头。”秋凉了,大华道:“饮食最宜谨慎,大华饭店西菜、饮水清洁卫生,讲卫生者尽乎来。”不仅如此,新学年开始的日子也让他们找到了噱头:“秋季来了,诸位同学升班的升班,入学的入学,可喜又可贺……读书要用心,上课要勤奋,勉之再勉之。大华西餐强身又补脑,爽神亦舒气,去吃快去吃。”
  在大华还可以跳舞交际,看新奇演出。1927年8月初,一种名叫“人蛙”的“奇妙”表演在“大华”拉开帷幕,门票5角,就餐者可免费观看。月末,闻名欧美的波兰赤脚舞演员丝丽娜姐妹来到天津,在“大华”表演。当时报道说:“每晚在该饭店奏演各种香艳舞……玉骨冰肌,其一种妩媚姿态,尤足动人心目。”这其间,前大总统黎元洪也前来就餐。
  西餐与咖啡的诱惑,使大华饭店顿时火爆起来,许多政要显贵,文人雅士纷纷前来,这里一度成为名流雅聚的沙龙。当然谁手里或许也少不了一杯香浓的咖啡,少不了一杯醇厚的酒。这里曾举办过多次书画展览。比如,据当时的《北洋画报》报道,1927年秋,北平国立艺专教授、著名西洋画画家钱铸九来到天津,在大华饭店举办了画展。据《赵望云艺术年表》记载,著名国画家赵望云于1932年秋也在大华饭店举办过“农村写生画展”。食客们在酒足饭饱后,享受了高贵艺术带来的心灵娱悦。开业一年,1928年5月21日的《益世报》报道:“大华饭店屋顶花园自开幕以来,每晚中西士女往者极为拥挤,营业愈振。”
  这段时间,大华饭店还向每天晚上前来就餐或喝咖啡的顾客赠送一个咖啡匙。咖啡匙由英商利喴洋行特别承制,精细玲珑,装潢考究,让太太小姐们爱不释手。
  1930年六七月间,大华饭店举办开业三周年的庆祝活动,其中的大抽奖很引人,顾客可以获得有奖餐券。饭店将获奖号码公布在报纸上,表面上是期盼人们前来领奖,实则也是宣传计策。
  梅兰芳、余叔岩、尚小云等京剧名角也往来频繁,清唱、谈艺,佳话迭出。 1930年11月初,京剧名家梅兰芳、杨小楼来天津参加一次赈灾义演,天津有关方面选择在大华饭店为二人举办了隆重的欢迎宴会。梅兰芳由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归来,1939年途经天津时再次来到大华清唱,到会名流颇多,宾主相谈甚欢。坊间传云,大华还是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常常约会的地方。
  大华饭店只经营了4年多便因股东的分分合合而停业了。能把大华饭店的生意搞得如此红火,大华的老板自然不会就此颓废,其实,大华的老板赵道生,早在1930年前后就在英租界维多利亚道(起士林饭店对面,今解放北路)开办了大华照相材料公司,做起了“不卖牛油面包,专卖照相材料”的又一时髦生意。

 
  维多利亚餐厅——经济快餐含咖啡


  小白楼是民国时代天津著名的“俄国城”。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侨民在这里开设了一些俄式特色的饭店、商店、食品店、酒吧等,好似俄国小城的感觉。在白俄人没来之前,小白楼一带的西餐菜肴相对简单。
  要论讲究宾至如归感觉,老天津的食客们会选择英租界都柏林道(今郑州道)上的夏太太饭店。这位太太经常亲自下厨,所制俄式菜品风味纯正,店中浓浓的家庭氛围让人留恋。另外,狄更生道(今徐州道)上的太平食堂、天津食堂、大成西餐厅,董事道(今曲阜道)上的华富林食堂,皆为白俄夫妻或犹太人经营的小店,一菜一汤或精致大菜,附送面包、咖啡,口味地道,价格低廉,吸引了大批顾客前来。
  老天津比较讲究的人对维格多利餐厅并不陌生。维格多利原名义顺和,早年,老板普列西是个美籍犹太人,与中国的山东人齐竹山、郝如九合股,在哈尔滨经营着一家大型糕点店,叫“义顺和”。九·一八事变后,普列西便举家南迁,来到天津。那时,天津英租界小白楼已逐渐聚拢一批俄国侨民和有俄罗斯文化背景的犹太人。英商先农公司此地建造的额尔金公寓楼里住满了外国人,一楼朝克森士道(今开封道)的房间都辟为了商店,生意兴隆。此时,正巧大楼西端的吉乐福酒吧意欲出手,普列西看好小白楼地区发展俄式西餐的市场前景,将铺面收购,开办义顺和糕点店。
  为了扩展业务,义顺和兼营西餐。义顺和就这样在天津扎下了根。天津义顺和的生意还是大多委托给齐竹山和郝如九打理。他们从东北请来俄式餐饮名厨,推出的俄式大菜正宗精致,顾客盈门。义顺和的店面恰好与光陆影院(后北京影院)对面的起士林相邻,彼此竞争很激烈。
  义顺合后来居上,资金累增。1940年6月,位于小白楼的义顺和新店建成开业,同时更名为维格多利餐厅(现在的起士林址)。4层大楼(原定7层)宏伟壮观,门前的“维格多利酒吧”大型霓虹灯彻夜闪烁,其规模在当时的亚洲是首屈一指的。这里菜品正宗,装修豪华,特别是那屋顶花园最浪漫,西菜、咖啡阵阵飘香。
  经营贵在特色。为了方便更多天津人享受到西餐、咖啡的美味,获取更多商机,维格多利也在不断尝试努力着。比如,1943年维格多利特别推出了经济快餐,一菜一汤6角5分,烤鱼(或烤肉)、红菜汤,外加一杯咖啡,面包自便。如此低廉的价格让人一饱口福,也推动了西餐文化在天津的发展普及。此后,维格多利又乘势在劝业场和法国球房(今青年宫)附近开设了两家分店。
  维格多利于1952年(一说1953年)并入起士林,继续引领着天津西餐咖啡的旗帜。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5ff720101hlx4.html


*****************************************************************

发呆咖啡——无咖啡,不生活。

地址:北京朝阳区望京科技园区望京东路8号 锐创国际大厦A座大堂

电话:010-84177172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daicaf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adaicafe

搜狐微博:http://t.sohu.com/fadaicafe

腾讯微博:http://t.qq.com/fadaicafe

网易微博:http://t.163.com/fadaicafe

点评发呆:http://www.dianping.com/shop/6178267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