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鲜明特色的咖啡馆

标签:
咖啡发呆咖啡非洲特色文化南非肯尼亚生活生意旅游休闲 |
分类: 异域咖啡 |
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如今在上海、北京等地,各种风格的咖啡馆正遍地开花,前不久有报道说上海的专业咖啡馆已不下4000家,兼营咖啡的各类门店更是超过1.2万家,相关从业人员近10万人。非洲是咖啡的故乡,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出产顶级咖啡豆,但是被越来越多国人所熟知的星巴克、Costa
Coffee等国际连锁咖啡店却在非洲难觅影踪。以星巴克在全球的扩张势头来看,星巴克在非洲本来“可以有”,但实际上真没有。查询其官网,星巴克的门店已开遍美洲、欧洲、亚洲和中东,唯独没在非洲落脚(拥有数家星巴克门店的埃及被列入中东地区)。正在中国快速扩张的Costa
Coffee,也尚未涉足非洲,只是把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列为其原料基地。
没有星巴克或Costa,并不意味着非洲人就无处享受香浓的咖啡,相反,那里的大街小巷也不乏特色鲜明的咖啡馆,在南非、肯尼亚等国去过的一些店,更是至今让我念念不忘。它们并不推崇星巴克所倡导的“买了带走”的快餐式咖啡,而是备好几张舒适的椅子,让你坐下来享受自己的时间。有人分析说,非洲国家大多受到英式茶文化的影响,即便杯中物换作咖啡,也摆脱不了那股慢慢的悠闲劲儿。
如果问南非人喜欢光顾哪家咖啡店,很多人都会提及Mugg & Bean,在商业区几乎都能找到它的店铺,当地人喜欢到这里来吃早餐,边看报上网边享受无限量续杯的咖啡,十分实惠。一位酷爱咖啡的南非朋友得知在北京买一小杯美式咖啡的价格后,说这笔钱在M & B可以喝上三天。M & B创始人是一对南非夫妇,他们于上世纪90年代初去芝加哥,当地一家充满温馨气氛、提供免费续杯服务的咖啡馆让他们深受感染,回国后也想开这样一家店铺,当时星巴克已开始在美国流行,但他们认为星巴克的咖啡文化并不适合南非人,结果M & B倡导的“慷慨、量足”的服务内涵大获成功,如今不仅遍布南非,而且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等周边国家,以及阿联酋、沙特等海湾国家(那里有大批南非建筑专家工作)都开设了连锁店。
另一家在南非很有人气的连锁咖啡店是“西雅图咖啡”,其实这个品牌最早创立在英国,与星巴克诞生地西雅图没有关系,1997年“西雅图咖啡”来到南非并成长为知名的本土品牌,反倒是在英国本土的店很快就被星巴克收购。“西雅图咖啡”的产品风格很像星巴克,最早向南非人介绍了拿铁、摩卡等意式咖啡的喝法。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和南非最大的连锁书店Exclusives开展合作,把咖啡店开在书店里。现在国内也流行在书店附设咖啡店,但几乎都不允许顾客把未付款的书带进咖啡馆。但南非书店十分大度,客人们尽可以选上一大摞书报杂志,喝着咖啡慢悠悠地翻看,如果不买书,只要放回原处就行了。Exclusives书店的官网称这种做法无关眼前生意,而是为了推崇一种更愉悦的生活方式。
在肯尼亚,人气最旺的咖啡店当数Java House,这里最大的特色是也在店内出售自主品牌的咖啡豆和粉,新鲜烘焙并磨碎的咖啡豆香气四溢,让咖啡店里永远充满着欢愉的气氛。每次离开内罗毕前,我都忍不住还要到机场那家Java店去喝一杯,再带两包刚磨好的肯尼亚AA咖啡粉。
但是历数在非洲去过的咖啡馆,我最难以忘怀的,是肯尼亚的“锈钉”。
至今我也不明白那家坐落在内罗毕城郊的花园餐厅为何取名“生锈的钉子”,但他们家的确把一段朽木钉在外墙上作为招牌。四季如春的内罗毕永远是郁郁葱葱鲜花盛开,露天坐在遮阳伞下舒适的软椅上,俯瞰眼前铺陈开去的草地花园,桌上摆着服务员刚采来的鲜花,耳边有百鸟啼唱,这时端上来一大杯卡布奇诺,杯子大到令人瞠目,以至于我们笑称为“大碗茶”,但那浓郁的奶咖香气,以及在舌尖像丝绸般滑过的巧克力碎屑,都是无比精致的享受。常有人跑来在这里坐一下午,要杯咖啡看赤道上空的云影游移,有时会遇到那个白人老板跟你聊天,拿出6根长钉子来教你玩搭钉子游戏(也许这是“锈钉”的由来)。我听一些常驻内罗毕的同事讲,他们常来“锈钉”最好的理由就是打牌多半天,那种无拘无束的惬意,在星巴克里恐怕是享受不到的。
来源:http://www.linkshop.com.cn/web/archives/2012/208876.shtml
*****************************************************************
发呆咖啡——无咖啡,不生活。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daicafe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fadaicafe
搜狐微博:http://t.sohu.com/fadaicafe
腾讯微博:http://t.qq.com/fadaicafe
网易微博:http://t.163.com/fadaicafe
点评发呆:http://www.dianping.com/shop/2967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