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纽奥良的咖啡

(2009-11-18 21:20:46)
标签:

咖啡

发呆咖啡

通州

纽奥良

美国

旅游

分类: 异域咖啡

纽奥良的咖啡

 

  纽奥良(New Orleans),美国南方最具风华的名城,法兰克·诺瑞斯(Frank Norris,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声称的美国仅有的三大城(其余二大自是纽约与旧金山)之一;是伟大的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是法国人与西班牙人共同生育下来、再由美国奶水喂大的孩子。它虽身处南方沼泽湿热低地,几百年来一径闪着澄澄金光,不理虫蚁、不避蔓藤,高立其上。

  纽奥良这南方花都,自有其成名之处,像马迪葛拉(Mardi Gras,忏悔的星期二)嘉年华会的化妆游行,可使整条运河街(Canal Street,传统认为全美国最宽的一条路)万人空巷。像克里奥耳(Creole)菜肴,令各地的美食家垂涎不止。像城中的古墓园、铸铁雕花小阳台、曲幽的后院天井,在在令人流连,或驻足停憩,或留影志念。是的,它是昔日所谓的“寻乐城”(Gay City),总让人追求那好时光(Good Time)。且撇开它永不止歇的爵士乐、格局小巧的旅馆、路上的画家与踢踏舞者等早已为人耳熟能详的诸多好处,不妨只谈谈纽奥良最平实、最起码的日常享受——咖啡。

  喝咖啡最负盛名的代表区,当是临着密西西比河滨的“法国市场”(French Market)。当年由中南美洲进口的咖啡豆在纽奥良港口卸货后,便运来此地批发或零售。数据显示纽奥良人每天喝四杯咖啡,是全美平均饮用量的两倍。纽奥良人喝咖啡,还讲究佐食,通常是甜点。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咖啡佐食也有不同的流行。

  以下这一张简表,可以看出佐食的变化:

  1856年——各式糕饼

  1880年——面包加奶油

  1884年——熏肉与青豆

  1885年——薄脆饼(wafer),或像咖啡小蛋糕之类的东西

  1916年——三块卷纹油煎饼(three crullers)

  1923年——三块无纹炸圈饼(three doughnuts)

  今天——三块方形贝涅炸饼(three beignets),上洒糖粉

  在“法国市场”的头端,有一家开了一百多年的“世界咖啡馆”,总是座无虚席。一杯咖啡售七十五分(此一九八四年“世界博览会”时之价),咖啡送到,即须付钱,账单在这里是不用的。“世界咖啡馆”也不用菜单,只在墙上挂一小牌,上面只写着三道食物:咖啡、牛奶、贝涅炸饼。“世界”的咖啡,是所谓的cafe aulait(咖啡加牛奶),咖啡豆焙得比较黑,再混以菊苣(chicory)粉,使之极浓极烈,烧好以后,一半热咖啡,再加上一半热牛奶(注意,不是奶油)。这里的贝涅炸饼(beignet,如同方形的doughnut)是热的,上面满布糖粉,往往我们在埋头进食一阵后再抬起头,常见邻座有三两人唇上或胡须上沾着白雪花,这时才很警惕地在自己嘴上抹抹。“世界”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有一点像台北永和的豆浆店;我们每次在“法国胡同”(French Quarter)饮酒至夜深,总会在回家前去咖啡馆逗留一下,算是吃消夜。这种生活也很像从前在纽约的格林尼治村听完爵士乐后乘出租车至唐人街的“新乐记酒家”吃黑蚬煲作为临睡前的消夜点心。谈到这里,总不禁为自己过了多年夜猫子生活有些微感伤;良夜不用来早早安歇,是有些暴殄天物的意味。无论如何,纽奥良的夜晚是多彩多姿的,让人不忍离异。

  除“世界”外,另有一家原在“法国胡同”名闻遐迩的老店“Morning Call”,上世纪三十年代两个小说家福克纳与休伍·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常一早在此不期而遇,喝上一杯咖啡,讲个几句话,两人再各自回返公寓,继续写自己的小说。“Morning Call”好些年前搬到郊区Metairie,坐落于一个购物中心里,地址是3325 Severn。这两家老店仍旧卖的是cafe aulait,佐食的甜点仍然是beignet(长方形的doughnut)。上述两个店,当然是观光重点,初抵纽奥良的游客,不能不尝尝这“咖啡加牛奶”。但纽奥良的在地居民,若要上咖啡店,往往会选“法国胡同”里Chartres街625号的小店“La Marquise”,有很好的蛋糕及croissant。或是到uptown靠近Tulane大学的两家“P.J's”咖啡店,那里地方宽敞,可以看书做功课,咖啡也是特调的,有雅皮的味况。至于靠近市立公园(City Park)的Mid City区,也有一家雅皮风格的咖啡店,叫“True Brew”,也是看书的好地方。

  一个丰姿绰约的不夜城,必须要有一些金黄色质地的某种东西,才能助其散发温暖浑醉的永恒光芒。在纽奥良,咖啡是不能不提的。一八八四年的《史笔一描》书上写着:“卖咖啡的小贩,他们的白衬衫就像大理石桌面一样的洁白,他们的钮扣就像瓷杯瓷碟一样的光亮。”汤玛士·刚(Thomas Gunn)在一八六三年写道:“咖啡从精雕的锡罐子里取出,再由令人炫惑的黄铜水龙头里华丽地流洒下来。”詹姆斯·西布里(James Sibley)在一九二三年写道:“穿着夜礼服的小甜妞与穿着工装裤的小贩相偕而行,还有寡妇们,吃蛋糕的,赌钱的,初初步出闺房的小女郎,出租车司机,以及从世界各角落来的观光客,大伙龙蛇混杂地处在一起。咖啡、炸圈饼与罗曼史,全部只要一毛钱。”


来源:http://finance.qq.com/a/20091118/001415.htm


*****************************************************************

发呆咖啡——京城第一家烛光咖啡馆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朝大街200号2楼 八通城铁果园站正南(葵花社底商)

电话:010-8157042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daicafe

微博:http://t.sina.com.cn/fadaicafe

点评发呆:http://www.dianping.com/shop/296740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