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形成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由四种因素造成,这四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或持续性地破坏我们机体的自我平衡机制,结果是内外因素循序渐进的共同作用,从量变到质变,最终使机体发生质的变化。
1.身体内在环境
先天因素:如父母孕前机体问题,孕期营养不良,孕妇孕期疾病,不必要的药物损伤,分娩时的伤害等,导致先天不足,影响到以后的身体健康状况。
成长、发育阶段:缺乏必要的营养,对某些疾病治疗的预后,自身机体平衡功能低下等,埋下了未来疾病的隐患。
成人以后: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工作过度紧张、疲劳,生活压力,心境、情绪等,严重破坏机体内在平衡环境,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药物滥用:某种不适症状或疾病产生后,无节制的滥用药物,进一步破坏机体其它功能,造成恶性循环,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综合性疾病。
2.身体外部环境
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如空气、水质、食物的污染,严重影响到现代人的健康。
长期处于某种特定的工作环境,对我们的机体形成慢性损伤。如在烈日下持续工作,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腐蚀性、污染性(化学、粉尘、噪音、异味等)、辐射性、危险性的工作环境。
3.自我修复功能减退
每个人都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这本是苍天造就的,所以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才得以繁衍至上万年的生命延续。因为,每时每刻内外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人体构成威胁和伤害,即使偶然的伤害破坏了人体的某个组织或部位,人体自身都能完全通过自身修复功能,完成组织再造和愈合,还回原有的作用。
比如,当我们不小心受到外力伤害,受伤部位就会充血红肿,或外伤导致流血。机体的平衡功能会立即进入紧张工作状态,第一步由神经系统指挥循环系统,阻止局部的血流量,防止继续充血造成对局部的挤压;或调动血小板立即凝血,防止流血过多。第二步加速代谢,将受伤部位的淤血吸收、消肿;或快速结痂,形成保护屏障,防止病原微生物和病菌侵袭。第三步激活细胞快速再生,修复受损组织。第四步退色或退痂。第五步外伤部位着色,恢复原有状态。
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具有相应的自我修复能力,都是机体平衡功能在应激的时候,自动作出的快速反应。所以,无论机体哪部分出现应激,平衡功能都会自动作出相应的反应,完成自我修复工作。
但由于人们长期处于内环境的破坏,平衡功能逐渐减退,自我修复功能的反应自然缓慢。但机体内外的伤害的速度却是很快并持续的,远远超过机体自身作出的反应,甚至伤害往往是超过机体耐受度的。我们机体的修复功能就算加班加点,也难以修复不断、持续的伤害,身体症状越来越明显,即医生所说的病情加重或恶化。
4.抵御外来侵袭能力降低
人体自身具有良好的保护屏障,就像国家的边防卫士,陆路边防、沿海边防、航空边防、海关等,一旦有外来侵入之敌,就会立即反击,阻止病原微生物或病菌侵入,并将之消灭于边防以外。如人的皮肤、鼻毛、鼻粘膜、呼吸道粘膜、扁桃体、眼睫毛、泪腺、阴道液等。
由于机体内环境不断受到破坏,又得不到及时改善,酸性体液,阴阳失衡,气血不通,经络淤阻,穴道封闭,内元不足,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逐渐下降。在需要及时抵御外来侵袭时,要么兵力不足,要么动力能量不够,要么老弱病残,要么反应迟缓,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要么干脆视而不见,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于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皮肤病、风湿症、静脉疾病、传染性疾病等接踵而来。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机体已经不具备坚强的防御能力,疾病不找您还能找谁呢?
您觉得有道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