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是人们对一种长期对我们自身身体所带来的不适感觉的一种称呼。
您的腰痛过吗?您的关节痛吗?您经常头晕吗?您经常失眠吗?您经常胃痛吗?您经常拉稀吗?您经常大便干燥吗?……
于是各种疾病的名称就出现了,腰椎病、关节炎或风湿病、高血压或脑供血不足、失眠症或神经衰弱、慢性胃病、慢性肠炎、便秘……
其实很多机体的不适症状并非已达疾病状,更多的时候只是自身功能减退或失衡所产生的反应,但人们仍然习惯称之为“病”。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人们不懂疾病与机体功能减退应如何分辨;第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有些药物确实缓解了一些机体不适症状,所以让人们觉得生病必须吃药,既然医生给我开了很多药品,我不就是生“病”了。
2.“病”是临床医生对我们机体某一部分所出现问题的一种临床确定。
当机体发生器质性的变化或损伤,在临床确诊上称之为“病”。比如胃溃疡、肺炎、肝炎、肝硬化、各种炎症、各种癌症等等。
这些“病”是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医疗检测设备检测出来,并且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和数据加以认定。这也是现代制药业研究和开发的主攻方向,即如何有针对性地控制或消除某种疾病。但由于其局限性,忽视了人与机器的不同,所以药物引发了更多的药源性疾病,导致最终无药可治。
3.“病”是机体某一部位的损伤或变化。
您喝醉过酒吗?当人在醉酒之后,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四肢无力,行为失控,几天没有食欲等不适反应。偶然一次轻微的损伤,人体自身完全可以自我修复。一旦经常大量酗酒,必然会对机体某个薄弱部位造成持续性的伤害,超过其自身的耐受极限时,这个部位就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于是疾病产生了。
4.“病”是人体自身内部发生不良变化的一种信号。
对机体的慢性损伤,往往是在不易被人察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久而久之,身体内部慢慢开始出现变化。于是,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神经系统开始发出预警信号,在我们的身体上就会有痒、酸胀、疼痛、麻、目等症状表现出来,这是机体不良变化的一个递进过程,即未病、欲病、已病的发展过程。
5.“病”是超过机体耐受极限或自身机体抵御外来物质所产生的不适感觉。
(1)您每天运动吗?运动是为了增强健康体质,提升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平衡的有效方法。
但在第一次做过运动后,通常人们都会出现腹部和四肢的肌肉酸痛,这对于从不运动的人而言,就是一种轻度损伤。循序渐进,人体开始逐渐适应,自我修复机制也开始工作,酸痛感消失,即使在稍有运动过量,也不会再有不适感觉。
如果,我们超过自身机体所能承受的运动量时,这种损伤就很难修复或修复时间延长。若超过机体耐受极限,就一定会造成严重损伤,当损伤部位无法修复彻底,就会留下一个“根”,也可以叫后遗症,病变从此开始了。绝大部分运动员都有运动伤所引发的各种疾病。
(2)您打过喷嚏吗?您感冒过吗?您有过外伤感染经历吗?
当人受到外部冷空气或异物侵袭到鼻腔时,本能反应就是打喷嚏,这就是一种自我防御能力。当外部侵袭的力量远大于我们自身抵御能力时,我们就会感冒。同样,不小心的外伤,机体是完全可以自动修复的,由于受到外原微生物和病菌的侵袭,伤口出现感染。
通常人们习惯用药——抗生素,医生对待这类问题也是采取同样的方法,通过口服、注射、输液等手段,企图迅速杀死侵袭体内的病菌。人们在解决“病”的问题或企图杀死病菌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药物——抗生素对机体的伤害。
其实,感冒出现的发热、头痛,伤口出现感染,都是我们的机体免疫细胞与病原微生物和病菌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这时,我们到医院去作检查或化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指标——白血球高,而白血球就是我们身上的警察卫士——免疫细胞。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出现三个极为严重的问题,第一锻炼病原微生物和病菌增强适应力和抗药性;第二因总是借助外力,导致免疫细胞逐渐失去主动预防和出击欲望,其功能怠惰,自动下岗;第三药物对机体的慢性损伤,特别是对肝脏、肾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的伤害更加严重。
6.“病”对人体而言只有一种,只是发生在不同部位,所形成的状态不同而已。
各位朋友,您见过冰吗?见过雾吗?见过雨吗?见过雪吗?见过霜吗?见过云吗?见过露吗?见过蒸气吗?
哦,是的,我们都见过。它们的状态一样吗?这些状态是在同一时间或季节吗?是在同一温度或环境下吗?
您知道冰、雾、雨、雪、霜、云、露、蒸气,它们原本是什么吗?
对,是水。但是,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温度,水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却发生变化,以至让人们把这些状态各异的现象当作不同的东西,对吗?追根溯源,它们都是水的演化,却让人们眼花缭乱。
我们继续交流和分析,您听说或见过肺病吗(肺炎、肺结核、肺癌)?您听说或见过肝病吗(脂肪肝,甲、乙、丙、丁、戊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说起病名有几百、几千种,这些病发生的部位不同,给人的感觉和症状不同。
让我们来共同推理,水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实有物质,它是按照自然规律和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个个体,人体本身又是一种与自然界及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又一个内在环境。人体内在环境不能背离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因此我们机体的内环境与自然环境极为相似。由此得出这样一个推理,疾病如同水一样,当人体外部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自身状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疾病的发作或严重程度往往也会受到机体外部的环境、地点、季节、温度等方面影响,受到机体自身内在环境(阴阳、气血、酸碱)、地点(部位、器官、系统)、时间、情绪、体温等方面影响。
不同部位的变化或症状,在临床上就叫“××病”。其实,疾病无论它如何千变万化,无论发生在哪个部位,也无论叫什么样的名字,归根结底都是一种东西,只不过是表现的状态不同,症状发生的部位不同,就如同一个人穿着不同的外衣而已。我们今天暂定一个名称“机体平衡功能”。即正常平衡状态就是“水”,失去平衡或平衡失调或功能下降,由于外因作用,就是变成了“冰、雾、雨、雪、云、露、蒸气”——“病”,这些状况的发生都是逐渐演变过程。http://imgcache.qq.com/qzone_v4/b.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