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父亲参与育儿亲子关系学做父母米小妈妈 |
分类: 学做父母 |
父亲参与育儿:孩子更勇敢
文/米小妈妈
“哇塞,那真的是太酷了,以后你可以和妈妈在湖边骑车比赛了。”我给女儿营造了很美好的遐想,家附近的大公园,人少、植物多、湖水还算干净,是我们经常探险的营地。
“就是嘛,爸爸最厉害,爸爸才教我几次,我都会骑了,你教我那么久我都学不会。”女儿语调温柔的赞美起爸爸来,伴随着从地板上跳到沙发上的跳跃动作,帅极了。
“那是,我可是爸爸。”先生撩起胳膊上的衣服,想露出肌肉展示一下。
可惜,肌肉很少。
可是这在女儿的眼里根本又算得上什么事呢?在教女儿汽车的过程中,先生确实发挥了他男性的特质,女儿也确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学会了骑车。
回想我曾经和女儿学车的经历,从头部到膝盖各种设备武装到位,在自行车后面绑拖把棍、又是在网上找教程各种学习未果。
我害怕女儿摔坏了,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先生的教学法。
“练习骑车就是要摔跟头的,哪个小朋友不摔跟头呢?爸爸小时候骑车都骑着冲进小沟子里呢。”
“没事,勇敢的骑吧,我再后面保护你呢。”
“不要紧的,别着急,慢慢的骑,不会摔跟头的。”
“不需要穿保护罩,你看哪个小朋友骑车还穿那么多东西,累死了,热死了。”
这些与我温柔保护法练习骑车形成了鲜明对比,是的,在先生的鼓励下,女儿大胆、勇敢、认真、不再唯唯诺诺的不敢行动。
这一切都是跟先生这位雄性生物有关。
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路上,这也是我和先生的约定,艺术、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由我来辅导孩子,玩耍、汽车、轮滑、溜冰、网球、探险、旅游、地理、历史等由先生来操刀。我们相互补充,互不干涉,各取所长,这样的分工不仅仅符合我和先生的专业优势特点,也从分工的最初考虑到男性和女性育儿的角色不同。
女人太细致,太温柔,太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哪怕是正常的些许的运动伤都不希望,这是我们的爱。
男人敢闯、勇敢、不拘小节,在雄性荷尔蒙的作用下,给孩子以正面的积极的管教,孩子也会学着父亲的样子更勇敢。
这是我为什么一直鼓励和强制要求先生参与和女儿的游戏和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算是女孩子也不能太柔弱,当然如果是男孩父亲则更多的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你勇敢,孩子就勇敢。
你对家庭事业负责任,孩子也会如此。
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这也就是就是很多专家所说“陪伴是最好的教养”。
而我更希望在这句话前面加上父亲二字,这是自然赋予你们的使命和责任。
推卸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