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奇妙夜:探秘中国古动物馆

标签:
育儿博物院奇妙夜亲子关系探究式学习兴趣爱好 |
分类: 研究式学习课堂 |
博物馆奇妙夜:探秘中国古动物馆
图文/米小妈妈

参加博物馆活动的小伙伴有很多,大家都对恐龙有着热情。

我是小队长,虽然小队人很少,但是队长是我的。

中国古动物馆位于西直门外大街,属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1994年10月正式开放;它是一座系统介绍脊椎动物起源和系统发育的国家级博物馆。
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它同时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
其实,不管这个自然博物馆的名头有多响亮,我带着女儿去也是奔着恐龙,是博物馆在暑期举办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
闭馆后,由博物馆内的专业研究古脊椎动物的老师带着孩子一一讲解化石的形成、对动物世界的猜想、对各种恐龙喜好的分析、甚至让孩子走进专业的实验室,亲自去清理化石,这对孩子来说自然是极具教育意义的。
而夜晚在博物馆内搭帐篷过夜,身边是这个地球上曾经的霸主的骨架,那感觉简直太刺激了。



这是棘鼻青岛龙的完整骨架,在山东发现,这条龙头顶上的长条状突出物目前全球科学家无法解释其在进化史上的功能。我让女儿猜想,她说的很简单。


这是发现时厮杀的2条龙。
睡前女儿问:“这要是恐龙复活了,我们可该怎么办呢?”
接着她又自言自语:“没关系,我有魔法,巴拉巴拉小魔仙能帮助我战胜一切妖魔鬼怪。”
好吧,在6岁这个年龄段,你可以尽情去幻想。
这一夜,女儿与新的伙伴结伴相行,一起探索未知的恐龙世界;这一夜,女儿游览博览世界之最,领略大自然的智慧;这一夜,在恐龙密室里破译密码,寻找属于孩子们的宝藏;这一夜,她亲自动手实践,为恐龙恢复模样;这一夜,她掌握野外生存技能,搭建自己的"家";这一夜,她与"恐龙"一起巡夜;这一夜,她仿照地层内部构造,制作地层三明治;这一夜,她追寻化石的足迹,修复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和爸爸一起搭帐篷太有趣了。
古动物馆奇妙夜活动的一些心得。
1、这是北京少有的开放夜晚活动的博物馆,当然是有偿服务。
2、在有着专业背景的各类老师的指导下,孩子收获了很多知识,对科研的态度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纯外语教学,真是脑洞大开的节奏。


清理化石中,女儿小心翼翼。

3、孩子对恐龙的兴趣愈发的强烈。
4、孩子通过奇妙夜活动主动要求加入各类专业老师的户外考古活动中,这才是真的自主学习的态度。
5、对恐龙秘诀有了自己的猜想,火山爆发、陨石撞击地球、大雨淹没了地球,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猜想,并勾勒了很多场景。
菊石,历尽沧桑的美。
鸡蛋和恐龙蛋有什么区别,这位老师给孩子留了很多设想性课题。
根据惯例,和女儿每次开心的玩耍,都会要求她给我口述作文,这一次,她以化石展开了叙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儿曾经读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课本中有一课大概也是写了化石,所以我认为这次的故事是在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基础上对课文的一个改写,不管怎样,这也挺好。)
化石是一本书
记载着地球的过去
这个世界没有时光穿梭机
我们只能通过化石了解过去
我们是怎么从猴子变成人
马门溪龙是怎么灭绝的
恐龙吃什么
恐龙蛋长什么样
我们都能通过化石了解
化石比我的年纪大
比我厉害
但是我是马门溪龙小队队长
我也很厉害
【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中,女儿是马门溪龙小队队长,自觉很厉害,我一直在观察在女儿当小队长的过程中,她还不能合理的对工作进行分工和分配,任劳任怨的自己完成很多工作,这点任劳任怨的精神很好,但是未来给我新的课题就是在女儿的领导力培养上要花时间,所谓的领导力并不是指当领导的才能,而是团队协调、合作、高效的完成任务的能力。与领导力匹配的是合作精神,这些都应该从小让他们学会成人世界的某些游戏规则,才能站的更高,走的更远。】
总之,博物馆奇妙夜,有趣极了。
有机会,还要去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