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慢慢长大亲子关系提前上学米小妈妈育儿 |
分类: 学做父母 |
疑问:提前上学真的有必要吗?
文/米小妈妈
从女儿满五周岁开始,我就隔三差五的为她上小学的事情而焦灼,这份焦灼包含对选择一所北京优质小学艰难过程的困惑还有来自对女儿是否要提前上学的左右摇摆。
因为父母是老师,我个人从小学至大学毕业我都是班上那个最小的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路上除了年龄小备受大家呵护和关爱之外,对于学习要做的好我始终比别人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比如对于高中数学和化学的学习,在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我一直处于混沌状态,直至高考那年我才突然开窍醍醐灌顶般的清醒了起来,后来我把这种醍醐灌顶般的清醒理解年龄到了思维结构成熟了,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一直不太赞同让孩子提早上学。
而如今对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的老师到身边的朋友,我听到了太多这样的声音。
女孩提前一点上学好,米小各方面资质都不错,还是找找关系14年上小学最好。(女儿08年10月出生,根据严格的要求应该在15年上学)。
女孩成熟的早,提前上学也没什么坏处。
你从小不也很早就上学了吗?把米小送回江苏,今年就上一年级了,在北京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这是我的母亲大人的言论。
……
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走在前面,而实际生活中,摇摆归摇摆,我从女儿在幼儿园成长的经历坚定了坚决不让她提前上学的决心。
女儿如今在某幼儿园大班就读,在班上她是属于为数不多的不满6周岁的孩子(女儿如今5.5岁),因此她也成为班老师特殊关照的对象,我花了若干的时间情感和老师沟通、和孩子们沟通、甚至和孩子们的家长沟通,只是为了在一个比她大很多的群体中找到朋友和自信,当然女儿自己做的也不算坏,生活中她的表现是这样的。
四肢协调能力、蹦跳能力远远不如班上其他的孩子。
组织领导能力和困难协调处理解决能力也比班上其他孩子要差一些。
而这些我想如果把女儿放入中班,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进行集体生活,则会好很多。
当年面试入园时,关系不错的某位指导老师建议让女儿直接加入中班进行学习,为了以后有机会就提前上学,没机会就提前上学前班,这样对孩子适应中国式的教育是有好处的。
这个我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好处成为我和先生的救命稻草,其实说穿了无非就是孩子通过一年学前班的学习,上小学一年级之后能有个先天的优越感,家长也不需要费心费力的指导他们的学习而已。
从骨子里我一直反感这种你拼我赶式的提前教育方式,这不仅仅是拼孩子更是拼家长,拼的是时间、能力和家长的耐心,拼了学前班的孩子家长在孩子上一年级时则会比较轻松,而不拼学前班的则在孩子上小学需要全天候铁心式的学习辅导以跟上已经提前学习的孩子。
总之,不管哪种方式,需要家长付出的都是时间而已。
对于女儿,我一直比较鼓励她积极的参与,也通过和老师的互动给与相对特殊一点的关照,但是对于因为年龄差距和其他孩子们之间的形成的不足,女儿经常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妈妈,WSY跳绳都能跳100多个了,我才能跳三个,我为什么就不如她呢?”
“妈妈,妮妮都能爬塔楼爬到顶层了,我一层也上不去,我是不是很笨?”
……
类似这样的话隔三差五就从女儿的嘴里冒出来,在她不断怀疑自己和我强加给她的肯定中,我其实还是看到了她很多的疑惑。
我会这样说。
“你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弹琴就弹的很好,别人还都不会呢”?
“你看,你已经认识了很多字,这都是你自己学习的,她们还都不如你呢”
“你听了那么多故事,知道了那么多知识,别人都不会吧!”
……
在这种女儿的自我否定和我强加给她的肯定中,她还是班上带这点机灵、执着的女孩,慢慢的长大。
而我又为什么要让女儿这种自我怀疑在她的小学甚至初中高中生活中得以延续呢?我为什么不能放松心态,看着她慢慢的长大呢?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傻,有能利用到的资源让孩子提前上学,还自主的放弃。
也许这样真的糟糕透了。
但是,从我自己,从女儿幼儿园的生活来看,我还是希望她
慢慢的长大,以自己该有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