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琴学做父母宝贝学艺育儿 |
分类: 家有学琴娃 |
学琴娃家长的态度:可以业余但不能随便
文/米小妈妈
最近在已婚已育的妇女朋友圈流传着这样的一篇文章,大概也是某个来自海外的教育专家写的一段话,某专家对于自己学琴的孩子的态度是这样的:“可以业余,但是不能随便”。
这样的一段话在朋友圈中掀起的波澜其实是不小的,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反对的大概都是这样一种心态:“这艺术学习的道路很枯燥和无聊,我们家孩子谁知道有没有这个天赋呢,就让她随便学学感受感受吧,反正将来谁知道要不要搞这个专业呢,再说如果一味的将枯燥和刻板的练习来消耗孩子的时间,那么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肯定都被磨灭殆尽了。”
而赞成的则说:“学琴和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一样的,对学习钢琴的坚持代表你对任何一种学习的坚持,就算是本着要感受感受的心态,我们花了金钱,花了时间,为什么不把它做的最好呢?”
其实在工作生活中,我是坚定的“可以业余但不能随便”哲理的支持者,任何一种事情如果要去做那么就一定要做的完美,唯独对于孩子的养育来说,在很长时间我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不停,看到别人家孩子在严肃的管教下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就下定狠心要严管孩子,看到很多孩子没有严管也发展的不错就开始动摇,我们自己小时候不也没有被严肃管教吗?父母对我们的态度也不也是散养吗?如今不照样也能自己混生活吗?干吗要对这么点大的屁孩子这样严肃?
于是,孩子在我的影响之下,时而表现的认真严肃的生活态度,时而表现的小混混一样的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于是我开始纠结、开始反思,并在孩子学琴这段时间,认真观摩、总结和自我批判,心态也开始渐渐的变化起来,对于要给孩子最快乐不压迫的童年的心态开始渐渐的转变。
好吧,宝贝,既然我带着你去感受这么美好的世界,那么亲爱的你是否可以跟妈咪一样破釜沉舟一般的努力开心生活和学习呢?
宝贝,既然我们一起花费了时间、金钱,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枯燥的练习玩的愉快一点呢?
于是,当女儿开始表现出要叛逆、要反感时,和女儿一起快乐的感受钢琴每个琴键发出的音乐,数琴键、敲打琴键、和钢琴说悄悄话的方法都成为我和女儿释放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女儿和同学说:“我每天和妈妈一起弹琴的时间,最快乐,我家的钢琴还会跟我们一起说话和做游戏”,于是在这样的方法引导和鼓励下,女儿学琴的态度变得端正、我要求女儿学琴的心态也渐渐的活泛起来。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在她人生价值启蒙的初期阶段,正确的父母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对学习及生活的态度,曾经大放厥词让女儿自由和快乐学习的心态也开始渐渐的收敛,认真严肃不随便的学习也并不是说不能自由和快乐,如果没有约束没有对极致的追求,那么我想对孩子来说也是不负责任的。
以学琴为例,家长的引导完全能让这样枯燥的学习和练习变的有趣起来,学琴也可以很快乐、也可以让孩子找到自由,那么既然学了为什么不奔着学好的目标去呢?
说考级是残酷和无趣的,我们成人在这个世界生活,无趣无聊的事情也很多呢,我们就能完全规避吗?枯燥和无聊的学习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反而更能锻炼孩子的耐力、坚持和忍受的能力。
我们成人,活着,不也一样在忍受很多不愿意忍受的吗?
所以,既然学了,既然花了时间,不管是学琴还是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者科学,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做到无可挑剔,不专业、成不了专家都无所谓,但是对待学习,随便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