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级是否是孩子学琴的终极目标

(2014-01-16 15:32:52)
标签:

学习钢琴

学做父母

米小妈妈

学前教育

育儿

分类: 家有学琴娃

考级是否是孩子学琴的终极目标

/米小妈妈

最近这几个月,因为女儿刚开始学习钢琴,所以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对孩子学琴的关注上,包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的练习、和一些取得很好成绩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更和一些在学琴初期就已经放弃的家长相互探讨育儿之道,总之在交流中听取百家之言,并根据女儿的特点进行鼓励、奖赏和适度的惩罚。

女儿所在幼儿园班上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在学琴,以女生居多。其余的孩子也大抵都在断断续续的学习其他的乐器或者特长,总之我们这些7080后的家长都是带着要让孩子有个特长的心态或盲目或精心的为孩子选择,当然女儿同学的大部分家长都有着良好的风度、接受过不错的教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世界观和价值观也相对统一,交流则更为顺畅。

女儿的同学中有2个孩子学琴时间超过2年以上,从3岁以后就已经开始了音乐的启蒙,其中某位叫QD的男孩5周岁又3个月,目前已经通过业余组3级的考试。孩子在和女儿交流的过程中这个五岁的男孩表态曰:“上小学之前要考过五级”。

与之相反的是另外一个叫TT的女孩,学琴时间也已经有2年之久,但是TT母亲的态度则是坚持不考级,给孩子快乐的学琴生活。

QDTT是女儿在幼儿园很不错的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女儿练琴时也带着很强的目的性,我要超过QD(女儿没有提及TT的原因是因为她即使学了很长时间也不好意思在班级给大家表演,而QD则会勇敢的给大家表演他在不断学习过程中的新的曲目),每天坚持刻苦的练习着,你看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其实是一样,当你有一个竞争对手和目标的时,你就会发现你自己有无限的能被挖掘的潜能,这大概是女儿每天能在鼓励之下坚持练琴两个小时以上的最大的动力了吧。

扪心自问,让女儿学琴的态度时,其实并没有那么纯粹的只是为了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好,我和先生不断的幻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女儿弹琴我和先生喝茶的温馨场景,也幻想着女儿走上一个个的领奖台带给我们的欣喜和愉悦。

其实,心路也一直在变。说到底,在育儿上我和先生还是处于摸索着前进的阶段。

在女儿正式开始学琴之前,我和先生是这样的思路,我们没有任何的艺术修养,那么孩子是一定要培养的,就选择一个大众化的钢琴吧,让她感受感受。

女儿正式拜师时,我们是这样想的:孩子既然开始学了,还找了个不错的老师,女儿生性在耐力和坚持上都有不错的表现,那么学琴也许她能学下去,那么就家长辛苦一些,陪着孩子坚持下去,以专业的态度和精神来认真的学琴。

女儿学琴三个月的时下,我和先生的态度:女儿好像还真的蛮能坚持,老师对女儿的资质也蛮认可,也鼓励我们,如果孩子能坚持这个态度练习下去,一年就能出成绩。我就想,不就是一年的时间吗?不就是一年中每天陪着练习2个小时吗?我赌得起,那么就根据老师的意见向着专业的选手方向去打造。

这是我在女儿学琴路上的起伏心态,那么回归到考级的话题,其实不管考和不考,当孩子对钢琴的反复练习达到某个境界的时,考级也就只是成为形式而已。也就是说在我的要把女儿向着专业方向塑造的同时,考级已经不是重要话题,考级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水平和艺术修养,学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审美和打开世界另一面的契机,而不是为了考级而考级。

当然,如果女儿能认认真真的坚持下来,能认识美、感知美,那么考级又有何不可呢?不就是某几首曲子反复的练习吗?再说,考级拿几个证书又有什么坏处呢?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态。

我想,很多父母也许都跟我一样,在最初的最初,都是这般吧,后来可能随着投入时间的增加和现实的压力,为了考级而学琴,为了拿证而学习,因为这些证书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具有很强的贴金的功能。我是否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我没有足够的信心说我自己会不忘初心。

但是既然学了,既然孩子花时间,父母花时间,又花费了不少金钱,为什么不朝着专业的方向去努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