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儿路上父母目标一致性很重要

(2013-11-06 11:27:03)
标签:

育儿路上

学做父母

孩子教育

育儿

分类: 学做父母

育儿路上父母目标一致性很重要

/米小妈妈

“米小,爸爸希望你学钢琴,因为学钢琴的女孩很有气质”先生这样说。“妈妈还是希望你学古筝,学习古筝的女孩很有韵味”我也表达了我的观点。

“可是,我到底要听你们谁的呢?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学那么多东西呀”,女儿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其实不仅仅是在孩子学艺的选择上,在很多育儿的态度、育儿方法和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很多夫妻的目标性都没有统一,再加上在育儿道路上参杂了很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各种意见和态度,导致孩子很迷茫,同时也造就了孩子在与家人交流过程中学会了察言观色和见机行事,以达成对自己认为的“利益”最大化。

比如:父母教育孩子要遵守时间、要勤俭节约,而爷爷奶奶不同意。

再比如:父母坚决不让孩子吃零食,姥姥姥爷架不住孩子的哀求每天都给孩子若干垃圾食品。

还有我身边有位母亲对孩子过分的“关爱”,在孩子上小学之后还协助其穿衣、喂饭,尽管家里其他成员有很多的意见,但是这位母亲还是扛着自己是“爱”孩子大旗和家里的每一位成员作战,孩子在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沟通下也会扛着母亲的大旗:“妈妈是这样子教我的,妈妈就给我吃零食,妈妈每天都给我穿衣服……”。

这种类似的情况在每个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对每个孩子的教育过程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方法,不管我们要打造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所有成员在对待孩子教育的原则和目标上要保持一致,只有所有的家庭成员在原则和目标上保持一致,孩子才能和每个家庭成员沟通时知道规则并遵守相应的规则。

从女儿4.5岁时开始,每天晚上都要坚持1个小时左右的学习,包括逻辑思维、拼音、识字、阅读或者是手工,这样的时间基本都是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根据孩子的精力和自己的要求,有时候会延长至2-3个小时,最初先生看不下去了,他坚定的认为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只需要快乐的玩就可以,所以对我和孩子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恶意的抱怨甚至打击,认为我破坏了孩子对童年美好的想象,这大概是很多80后父母在育儿时所坚持的态度,我们小时候深受迫害,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再受迫害,就像我们的父母会说:我们小时候吃了苦,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吃苦的观念如出一辙。

当然我也认为孩子是需要在童年快乐的玩,可是为什么不能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呢,不能在和孩子轻松愉快的沟通过程中顺便完成了学习呢?

当然早教的过程还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由家长制定相应的课程跟孩子一起学习,强迫学习和不适当的引导对孩子来说都是不合适的,家长累孩子也更累。以女儿为例,她生性较为文静,自己也有很强的学习意识,在学习的态度上和坚持上都比我这个做母亲的要沉稳很多,所以在学习的时间上和课程上都可以比一般的孩子要适当的多一些,同时在身体管理上强化一些运动以增强体质,孩子喜欢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这才是最合适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先生也渐渐的赞同了我的育儿学习方式,在育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孩子学习,家长更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在和孩子沟通时方式、方法、心理、学习技巧、引导都是对父母的重要的提升。

因为和先生的目标渐渐的统一,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为积极,积极的要展现每天学到的知识、积极的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积极的希望做自己班级最优秀的孩子,这些都是进步。

而很多家庭虽然对孩子有着良好的预期家长却不付出行动,甚至很多家庭内部的育儿目标都不完全统一,导致了孩子在无所适从,孩子在心理上都是选择对自己利益最优的一方来陈述自己的观点,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什么样的培养计划,都需要夫妻双方或者祖孙几辈达成目标性、原则性统一,在育儿这条路上才能培养出自己认为的优秀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