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银行业将进入低外部融资、高分红率、中低增速的发展阶段。明年应该是银行业最后一次高成长的年份了,不过利润增速应该还是低于今年。之后,能维持住行业15%的平均增速就很不错了。民生因为早于其他银行调整了信贷结构,商贷通的利润率高于一般贷款,估计在未来3年应该增速好于其他银行,但有一个前提---资产质量不大幅度下降。3年之后,民生的增速和其他的银行差不多保持一致。那时候,如果估值都差不多,就应该换部分筹码去其他银行或其他行业。这也需要个前提,就是银行未来依旧低估,如果未来银行高估了,那时候,最好的策略就是卖出.
2,中国金融结构是以银行为主,企业和基础建设筹资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债券和股权融资为辅;美国金融结构以资本市场为主,企业和基础建设筹资主要以债券和股权融资为主,银行贷款为辅。
中国金融业利润占所有行业利润之比从未超过20%,从1980后,美国金融业利润占所有行业利润之比一直超过20%以上,网络泡沫那几年更是超过30%.
3,比较银行的利润没有意义,其实应该比较的是银行收入占GDP的比例。
我们一直说,外国银行的利润低,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原因如下:
1)外国银行本身的收入很高,占GDP的比例很大;
2)外国银行的成本收入比60%,中国30%;
3)最近几年,外国银行大量提前坏账准备,达到收入的20%到30%,中国银行的坏账准备只有不到10%,很
多打酱油的银行,提取5%以下。
这样一来,就显得中国银行的利润太高。
比较一下2010年,美洲银行(BOA)的中国工商银行的损益表,很清楚的说明问题:
1)营业收入 美洲银行 1102亿美金 /// 工商银行 3808亿人民币
2)损失准备 美洲银行 284亿美金 /// 工商银行 280亿人民币
3)费用 美洲银行 831亿美金(含124亿商誉损失) /// 工商银行 1166亿人民币
净利润: 美洲银行 亏损36亿美金 /// 工商银行 1660亿人民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