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申木凡
申木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53
  • 关注人气:2,9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史为镜

(2008-02-26 13:30:12)
标签:

基金

股票

帕特里克·亨利

百年老店

巴菲特

分类: 哲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一代明君李世明的治国感言。
    帕特里克·亨利认为只能用过去判断未来。
    作家、史学家和成功的投资家丹纳·托玛斯也确信:“我坚信,投资者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够避免后车之覆。没有什么像股票市场这样重复历史了。”
    在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发展进行评估时,首先应该探讨过去。研究表明:在诸多案了例中,一个公司的历史记录,是其未来走向的最可靠的显示器。一家公司在经历了畸高利率、经济兴衰、股市崩溃以及战争等外部因数后,仍然有15%利润增长率。有理由期待,未来,它不太可能偏离这种水平。
    如果一家公司过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那么,未来的盈利与发展,与你预期相吻合的可能性越高。周期性增长达到公司,显然缺乏我们需要的稳定性,他们增加利润的唯一办法,就是指望供货奇缺的情况出现,遗憾的是,这种情形,通常只维持了清晨最好的那部分时间。
    正在重组的公司,试图解决某些难题,或者,由于之前计划不成功,准备改变经营方向,对于这类公司,我们应敬而远之。根据巴菲特的经验,最好的回报,主要来自于多年生产同样产品和提供同样服务的企业。迄今为此,那么多的重组企业,又有几家取得了杰出的成功?又有几家卓越公司是通过重组而来?
    巨大的变革和丰厚的投资回报,通常是不相容的,但绝大多数投资者却不这样认为。重组题材可以让投资者没名地兴奋,对未来;收益寄予美好憧憬,对其现状和问题却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在A股司空见惯,以至于重组成了永恒的题材。
    “人们应该在即将发生的事情上下注,而不是在应该发生的事情上下注。”手中的一只鸟,胜过林中的三只鸟。巴菲特宁要X的确定收益,而不要3X的不确定收益。
     企业如人,不排除偶尔有个浪子回头,但这个市场有的是历史清白和稳健成长的企业,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赌所谓的洗心革面、脱胎换骨,乃至奇迹出现?咸鱼有几个翻了身?众多的企业经营案例告诉我们,经营方针的重大改变,很少能真正起作用。既然能避开障碍,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移除障碍?
     正因为如此,巴菲特重仓投资了历史悠久的久经考验的卓越公司:可口可乐已有120年的历史,吉列已有105年的历史,华盛顿119年,美国运通156年,富国银行154年。正是对这些百年老店的投资,才成就了他的投资神话。
     那么,我们对中国的云南白药、青岛啤酒、张裕等百年老店们,又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在过去,它们已经经受了岁月沧桑的历练,给投资者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对于它们的未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期待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浅谈分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