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估值 |
业绩和估值是股票上涨的两大推动因素,估值推动比较隐性,往往被忽略。实际估值对股价的推动与业绩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在一个牛熊周期(约十年)中甚至显现出更大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对于业绩增长缓慢的公司来说。例如,熊市的低估会导致过低的市盈率如10-15倍出现,牛市的高估又可能把优质企业的市盈率推高致60-100倍,其中隐含的股价变动幅度最高达6-10倍,这个涨幅相当于复合净利润增长率20%以上,能达到的企业屈指可数。
但并非高成长股估值较高时就完全不能买入,实际上若选好了投资标的,并对它有很强的信心,则在轻度高估时买入和持有现金等待低价买入相差不大,甚至后者还存在错过的风险,特别是在牛市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实际对于高成长股票来说,等待低市盈率是一个以时间换取空间的过程,等一两年,盈利上升市盈率下降,实际股价可能只降一点点,甚至不降反升(考虑不可能买到最低点,也许持币最好的结果就是获得20%的差价)。结合估值和企业基本面情况进行判断,有时在高成长股票未被过度高估(我的标准是50-60倍以上为过度高估)时买入,即使安全边际少一点,实际风险不会太大(再次强调必须是最优秀的成长股,并且确定性要很高)。
前一篇:持续的竞争优势与保障成长的关系
后一篇:关于净资产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