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裤衩一个赵作海
(2010-12-07 04:08:35)
标签:
张石梭东方村赵作海云霄县公安局告知单文化 |
分类: 滔滔才是道 |
一条裤衩一个赵作海
老海
这是一个陈年事。酒越陈越香,事有时也是,越是历已成史,就越能陈可鉴史,让后人明白历史是怎么走过来,又该怎么走向前。
这月15日,漳州云霄县和平乡东方村桃斜自然村农民张石梭收到云霄县公安局送达的“公安机关处理信访事项告知单”,单上说,由于无法证明张石梭在47年前杀过人,不能认定他有罪。那时那刻,张石梭已经74岁。
47年前的1963年,张石梭的同村女子吴达春被杀人抛尸,该案至今未破。时年27岁的张石梭当年被县公安局锁定为唯一的嫌疑人。从1963年到1979年,张石梭一直被羁押审查,期间整整16年。人出了牢,但罪疑仍缠身。张石梭及其家人又重新开始为“脱罪”奔走不息。一直到这月15日。
从1963年的被抓到1979年的被放,再到这个月的“脱罪”,张石梭的“带罪之身”整整经历了47年后才得到一纸“告知单”上的清白。在历史面前,一个人的命运有时就是无关紧要的一蚂一蚁。历史可以从容走过所有的劫难,但人就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得那么从从容容。张石梭举全家三代之力来脱罪,这个中的苦酸真不是万言可尽。
时至今日,张石梭涉嫌杀人和被关押的所有资料和材料都已经无法查找。以“公安机关处理信访事项告知单”的形式作出“不能认定有罪”的决定,便可见严重“越权”的云霄县公安局是怎样的百般无奈与万分尴尬。学者一看,就知道那是历史留给今人的无法承受之错。所有的错都与当代法治无关。在那已经过去的漫长的47年里,我们国家经历了无法无天无政府的乱世时期和逐步建设与完善法治的盛世时期。张石梭希望得到国家赔偿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但却严重脱离了历史与现实,显然是难了夙愿。
历史的每一轮前进,总少不了有人要为之付出无辜的牺牲和无辜的代价。张石梭和他的家人就是无辜之一。当年,只穿着一条裤衩的张石梭兴冲冲地从田里往家中赶,但做梦也没想到,他这一赶,却直到16年后才能从牢里往家里赶。赶上那么一个法治不健的年代和那么一群草菅人命的警察,一条裤衩就诞造了一个赵作海,张石梭只能成为这个国家发展历程里的一滴无辜。
没有人能改变张石梭的人生蹉跎,也没有人能改善张石梭的现在人生。张石梭注定只有机会成为蒙冤入狱的赵作海,却注定没有可能成为索得赔偿的赵作海,这就是历史与现实、乱世与盛世的惊人噩差。
张石梭也罢,赵作海也罢,还有那些不为人知或不曾昭雪及一直蒙冤着的无辜者也罢,他们都是我们国家法治体制无法承受之重,是国家满怀信心向前走时不可缺或的一面史鉴。但愿这些以无数公民的自由与尊严熔铸而成的史鉴,能为这个国家的法治建设照明前去的路。
20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