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 光(散文5号作品)
标签:
育儿烛光蜡烛母亲日子 |
烛
蜡烛,很简单、很平常。一柱石蜡、一根捻子,一根火柴便点燃,尽管光亮有些微弱,尽管它不及太阳、月亮、星星那样的光耀、那样的高高在上,但那是生命的燃烧。我爱烛光。人们常常喜欢用蜡烛来赞美辛勤的园丁,而我不。因为如今的一些人玷污了这无暇的明亮,只把光环顶在头上。
在那段电还没有光顾乡村的日子里,蜡烛便是这农家夜晚唯一的光明。它照亮了我们的晚饭,那是娘围着锅台做的。或者玉米饼子、大馇子粥,或者一锅酸菜几根粉条汤,或者一盆新鲜蔬菜、一把大葱、一碗大酱、几碟腌渍的咸菜。那段日子尽管俭苦了些,但爹在、娘在、兄妹在,一家子围着烛光进餐,屋亮亮的,心暖暖的。
这烛光不仅照着我们的生活起居、我们的喜怒哀乐,更耀着我孜孜不倦的求学之路。在那些我努力上小学、中学、考高中、圆大学梦的日子里,妈妈总是攒了卖鸡蛋或蔬菜的钱,买来白色的蜡烛,(因为便宜),在夜晚里为我点亮、放好,才放心地去。
蜡烛一直陪伴着我从小学到中学。而母亲也每每来到我的身边。记得有一次夜深了,我还在“头悬梁”地苦读,一个影子出现在烛光里。我知道她来了。因为那是蹑手蹑脚地来。她是放下烛光里的针线活后来的。她轻轻地将一件刚缝补好的衣裳披在我的身上。“孩子,注意别着凉。学习别太晚了。”然后摸摸我的头,便悄然离开。
又一回,我在“锥刺股”地用功,那个影子又来了。她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炖放在我的眼前,且有一碟我最爱吃的酱黄瓜。“孩子,趁热吃。学的时间长了,饿。”这一次,她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看着我吃完。拾了碗筷,照例摸了我的头,才去。
其实,母亲的影子就像这烛光,一直陪伴着我、看着我一天天地长大。
每次夜晚我学习完了,总是不忍地吹熄那蜡烛,可梦里的烛光还一直亮着。
而今,已花甲之年的我炽光灯、台灯、床灯,每日夜里灯火辉煌,却无论如何不能割舍这烛光。不管是洞房花烛,还是生日蜡烛。即使平日里,我也备着蜡烛。因为头上的日子和脚下的路都离不开光明。
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想,母亲和那烛光都离我而去。他们去了哪里?该不是母亲攒了这许多的烛光,去了她梦想的天堂?那么,这浩瀚的银河里哪一颗是母亲和那烛光的微亮?
在那些失眠的夜里,我总是遥望着山那边、水那边的村庄和那明明灭灭的灯光。我想象那烛光里的身影还在晃动,那烛光里的饭菜还在飘香……
烛光,美丽的烛光、永远的烛光!
大型文学丛书《文笔荟萃》第一卷录用作品,喜欢请参照征稿启事为作者打分评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