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窗” 与“防盗”(散文四号作品)
标签:
防盗窗礼乐君子人们寒士 |
商业街楼上的防盗窗阻碍了逃生通道,消防队通知商户必须拆除,人们担心治安状况不好,所以都迟迟没有行动。一个教师模样的商户说:“为了消防安全,拆吧!防盗窗装与不装实际都一样,再坚固的防盗窗,都只能防君子而难防小人。若君子不存偷心,夜不闭户,眼不斜视;若存偷心,铁锁高墙,时时睥睨。人们不懂他的话,笑他迂腐。他不顾这些,带头拆起防盗窗来。迫于消防队压力,看看拆了防盗窗的人家几日来倒也无事,人们便仔细回味起那位教师的话,慢慢地都拆起来、、、、、、、、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是杜甫《客至》中的几句诗。 春水绕舍,群鸥日来,花径蓬门,隔篱取杯,邻翁对饮。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几千年来打动着我们的心,我们没有看到贫,却看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看到了生活的乐趣。我记得童年时,每逢吃饭,只要端起碗,就往大门外走,大家或坐或立、或说或笑,你家一群,他家一伙,有好菜一起吃,有好饭来两筷尝尝,你说说你的见闻,他说说他的乐事,一道街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大路是饭桌,石头或自己脱下的鞋子就是椅子,一顿饭吃完,全村及附近的、甚至国家才发生的新闻也知道了。虽然稀汤可以照出人影,但每个人的胃口都绝对好,也有用不完的力气,大路、大堤、水库等照样修的有模有样,全不像现在,一桌山珍海味便醉眼朦胧,跟着感觉走了。那时候穷,但各家门是开着的,心是通着的。一家哭,百家哀,一家喜,百家贺。你不用考虑生老病死,你不用计较衣食住行;你不敢公开贪污,你可以大胆见义勇为;你可以让邻居替你看家,你可以为陌生人沏一夜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广厦万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天下寒士却并非俱有笑颜,楼高了,门窗加厚了,人们都在为钱苦恼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碰”的一声,关闭了外面的喧嚣,用一根线同外面的世界对话,出门又一声“碰”,开始匆匆忙忙的一天,对门五六年,见面不相识。于是,木门木窗换成铁门铁窗,铁门铁窗换成防盗门防盗窗,但心里还摆不脱丝丝担忧,锁住了门,锁住了心,却锁不住一种烦躁。看来,装防盗窗也只是对社会、对人与人不信任的一种表现,透过狭仄的门缝,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小人”,所以都要互相提防着,因此那些老人跌倒不扶,儿童见死不救也显得很正常了。?
舜弹五弦之琴,唱《南风》而天下大治;商纣作《朝歌》身死国亡。孔子一生提倡礼乐治国,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只要人民的道德水平、精神境界提高了,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而要提升人们的精神道德水平,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而教育,却不仅仅是教会人们一个蝇营狗苟的谋食工具,最重要的是培养人们良好的德行,在这个意义上说,“礼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他老人家一辈子都在强调“克己复礼”,希望在全民中普及礼乐知识教育,使全中国人民都成为谦谦君子,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习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又一个文化的春天就要到来。如果人人都习而君子,礼乐而治,到那时惠风和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每个人的心灵防盗窗也一点点拆除,
作者简介:
大型文学丛书《文笔荟萃》第一卷录用作品,喜欢请参照征稿启事为作者打分评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