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上的囚徒困境

(2009-02-20 07:35:57)
标签:

囚徒困境

职场

管理者

利益最大化

财经

分类: 企业管理

不同的管理者因不同的价值观而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有的管理者从日常管理行为和制度建设方面都引导下属加强合作;有的管理者相反,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属加强竞争。对于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来说,是引导下属合作好呢?还是引导下属竞争好?

这里,用经典的囚徒困境来分析。

假设有两个合伙犯案的甲乙人被警察抓了,他们各自被分开审讯。他们都有两个选择:守口如瓶(合作)和背叛同伙(竞争)。其可能的结果如下:

                      乙沉默                        乙背叛

甲沉默        甲判刑1年  乙判刑1年                甲判刑6年    乙释放

甲背叛        甲释放     乙判刑6年                甲判刑3年   乙判刑3年

按博弈论,博弈参与者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从单个利益的角度,甲、乙都应该选择背叛,因为对于双方来说,背叛是优势策略,也就是无论一方选择的是沉默还是背叛,另一方选择背叛时,判刑时间最短。甲乙两人选择背叛的结果是都被判刑3年。他们都不会选择沉默,因为这是一个老实人吃亏的困境。

但从整体利益来看,最好的方案是双方都保持沉默,难点是如何相信对方会保持沉默。

以上是单次博弈的最佳选择,但如果换一个环境,博弈参与者参加持续的多次博弈,结果会怎么样呢?参与双方在持续博弈中的理性选择是基于信任的合作。但持续博弈的最后一次,从理性选择来看,越是信任对方会保持合作,越应该选择竞争达到对方吃亏、自己占便宜的结果。

职场上的情形就是持续多次博弈的环境。下属之间合作和竞争的结果如下(收益用数字表示):

                  乙合作            乙竞争

甲合作          (20,20)           (0,30)

甲竞争          (30, 0)             (10, 10)

从单次博弈来看,如果一个老板有两个下属,一个选择合作,另一个选择竞争,必然是选择合作的老实人吃亏,收益为0,什么也得不到,而选择竞争的人收益为30,好处都归他了。老实人明白这个困境后,也会选择竞争,最后两人的收益都为10,两人都挖空心思排挤对方,谁也没有捞到多大好处。

但职场是持续多次博弈的环境,还有上司参与引导博弈过程和制定奖罚制度来引导博弈行为。假设下属的利益总和与上司的利益或组织的利益正相关,从上司/组织的角度,两个人相互竞争的总收益为20,最小;一人合作另一人竞争的总收益为30,次之,而两个人都选择合作总收益为40,最大化。

不同于囚徒困境下没有第三方参与的单次博弈,企业管理者是有机会通过自己日常的管理行为和激励制度设计让下属合作,实现个人和组织利益最大化的。

但职场上的最后一次博弈也难保持合作。最后一次博弈的情形有:1)捞一票就走人;2)把对方置于死地无力翻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