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西安晚报记者问
(2019-08-03 16:09:22)
标签:
文化 |
答西安晚报记者问
商子雍
问:您认为对于小学和初中段的学生来说,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答:这是一个大问题,要真正全面、深刻地说清楚,得写一篇长长的文章,在这里,我只能择其要而言之。
语文课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课,而作文,又是检验语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老师、家长,怕是没有人敢忽视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不过,如果仅仅着眼于此去重视作文,格局未免太小。几年前,曾应邀为高新一中推出的一本考场优秀作文选《我唱我的歌》作序,后来又在该书的首发式上以《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为题致辞。其中言道: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把零星的话语记录下来那叫语录,而把口头发表的一个故事、一番抒情、一通论说记录下来,就是文章。鉴于此,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和我们为什么要说话这样两个问题,答案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说话和写文章的首要目的是交流。人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动物,人类要在敬畏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为自身争取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物质和精神利益——试想,倘若缺乏交流、缺乏通过充分交流所形成的密切配合,这样的生存和发展目标有实现的可能吗?
人之所以要说话、要写文章,更因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针对五花八门的公共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权利,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须。 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就努力帮助青少年具备关注、思考和议论公共事务的自觉和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能把话说好、文章写好,这关系到中国的未来,是一件天大的事。”
我以为,只有在这样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实践基础教育阶段的写作练习,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诸多写作技巧层面的训练,当然也很重要,但也只有在前述认知的基础之上去进行,才有希望持之以恒并进步显著。
问:本次作文大赛,让学生围绕着不同的话题,自由命题作文,您认为,参赛的小选手应该怎样去完成比赛?
答:不管是大人、抑或孩子写的文章,真实,都是不可或缺的品格;而文章能否做到真实,则取决于作者一丝不苟的修身养成、凭借的是作者实话实说的道德操守。我注意到,本次大赛给孩子们提供的几个话题,只适合他们来写记叙文(这是对的。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记叙文和议论文,是学生必须能够驾轻就熟的两种文体),而记叙文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的亲历、亲见、亲闻,并且确实触动了你内心深处的人或事,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再者,一篇好的文章,绝不是把生活场景原封不动地搬到纸上,而是通过记事、写人,把你对事 、对人的思考结果,也就是爱什么、恨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在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这样,你叙述的有趣的故事里,还有着能让读者受到感动、获得感悟的一种力量。这样的文章,当然就是好文章。
真实,有一定的深度(或曰努力做到深刻),再加上文字的朴实无华;每一个有志于提升自己写作水平的孩子,应该在这三个方面不懈努力。
问:作为本次作文大赛的主评委,您对孩子们在写作方面还有那些建议?
答:有以下两方面的感受愿和大家分享。
一是尽管文章最后都是通过写来完成的,但在写以前,还有两个环节至关紧要。首先是看,看有形的书和无形的书,积累丰富而生动的写作素材;然后是想,通过对素材的深入思考,感悟蕴含在其中的情和理。没有前面的看和想,后面的写就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是前边我提到,“把口头发表的一个故事、一番抒情、一通论说记录下来,就是文章”。正是因为此,马克思在回答如何写文章的提问时坦言:“怎么说就怎么写。”我国古代的一位文人也曾有“吾手写吾口”之谓。古今中外,能把话说好的人,写文章也一定不会差(除非他目不识丁)。所以,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对提升书面写作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帮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