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1月3日在青岛 摄影:即墨市委宣传部
宁友鹏
本文发表于2009年1月1日香港《大公报》、2009年1月8日天津《今晚报》、2009年1月13日《西安晚报》
青岛喝酒
商子雍
到了青岛喝什么酒?估计10个人当中有9个半都会回答说:“当然是喝啤酒啦!”也难怪,青岛啤酒的名头太亮、质量也真好,我在西安常喝的就是青岛纯生;不过,这一次坐在青岛海边的酒店里喝青岛纯生,感觉却特别好,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印象中,山东好象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白酒。十几年前,所谓的“孔府家酒”倒是火过一阵子,但那是靠广告“轰”上去的,只能昙花一现;况且,人家孔府的人也不认这玩艺儿。上个世纪末,曲阜市政府派代表去台湾拜访孔子第77代嫡长孙孔德成时,礼品中就有包装豪华的“孔府家酒”,但孔德成瞥了一眼后淡淡说道:“我们孔家没有这种酒。”
然而,青岛朋友告诉我:山东有好白酒,产地就在青岛治下的胶南市,其中有一种名叫“小狼羔”,更是不同寻常,说话间,便招呼服务员送这种酒上桌。我因出门前夫人曾严令不准喝白酒,再加上听说这“小狼羔”有70多度,未免心生怯意,再三婉拒,遂和“小狼羔”擦肩而过矣!
但这种度数高得邪乎的白酒还是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回西安后满街去找,竟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只好向胶南市一位网名“飞霞无限”的网友打问,才知道“小狼羔”原来是“小琅高”,71度,1两半或2两一小瓶,4瓶一盒,要卖到五六百元甚或更贵……一分价钱一分货,看来这“小琅高”的质量差不了;只不过须等到再去青岛,才能和它唇齿相亲了。
此次在青岛,喝得最痛快的是号称黄酒北宗的即墨老酒。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去青岛及其治下的即墨市旅行时曾喝过这种酒,感觉非常好,遗憾的是回到西安就难见其踪影。这一次在即墨,慢漫地品尝,细细地询问,才知道和把糯米蒸熟后添加酒曲发酵取酒的绍兴黄酒不同,即墨老酒是把泡透的黍米放到锅里,不断搅拌添浆,至焦而不糊时添加酒曲发酵取酒,所以,这种北方黄酒独有的黍米香和焦糊味儿,就特别让人历久难忘。
顺便说几句题外话。从青岛回到西安的第二天,我前往西汉高速路宁陕服务区给一个培训班讲课,吃饭时有洋县出产的谢村黄酒,遂忍不住说起前几天喝得不亦悦乎的即墨老酒。汉中的朋友表示:这黄酒北宗的名号,咱们陕西的谢村黄酒可要和即墨老酒争一争啊!我回答说:没法争,洋县在秦岭以南,谢村黄酒是南方酒。大家莞尔;我还顺口诌了一副不怎么工整的对联打趣:“菜不管中餐西餐,适口为上;酒无分南宗北宗,好喝就行。”
把话头再扯回到“青岛喝酒”这个题目上来吧!陪同我游览八大关、总督官邸、奥帆赛场等名胜的小王告诉我,如今在青岛,小伙子休闲的三大快事是为“喝啤酒,吃蛤蜊,看小妹”(这一通话,用当地方言来说,特别好听)。闻听此言,我连声赞道:“好啊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里,不是早就有‘食色性也’这样的深刻表述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