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扎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传统之中

(2008-12-20 22:50:50)
标签:

文化

扎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传统之中

——序《山野书法作品集》

商子雍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字中,大概唯有由横、竖、撇、捺、点这样一些“零件”所构成的象形方块汉字,在具有记录语言的功能以外,其本身也还可以成为艺术欣赏的对象,也因此,中国的书法,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视觉艺术。

    对中国的传统诗歌,鲁迅先生1934年12月20日在致杨霁云的信中,曾说过如下一通很有意思的话:“来信于我的诗,奖誉太过。其实我于旧诗素无研究,胡说八道而已。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然而言行不能一致,有时也诌几句,自省亦殊可笑。”我觉得,对中国的书法艺术,好像亦可作如是观。

    我一直认为,尽管汉字的特殊构成方式,使得用软笔书写汉字可以成为复杂而生动的艺术创造(不像西方拼音文字的书写,即使也冠以艺术之谓,也简单了许多、平淡了许多),但书法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显然和封建时代的开科取士制度有关。既然“一笔好字”是“金榜题名”的重要条件之一,那对当时几乎所有的读书人来说,认真习字的动力首先无疑是功利的。凭借着天赋和爱好的支撑,能够从功利追求层面提升到艺术追求层面的是极少数人,但正是这极少数人,创造了中国书法的辉煌。二王、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米芾、黄庭坚、苏东坡……他们的成就,恐怕是很难被后人超越了——我在书房读帖,我在碑林读碑,常常会如此慨叹!

    也因此,对山野先生这样的敬重传统的当代书法家,我才会油然而生敬意。读山野先生的作品,其磅礴的气势、严谨的布局,尤其是运笔自如的横、竖、撇、捺、点,无不展现着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我并不十分了解山野先生的书法经历,但他读帖、临帖的艰辛努力,却在作品中展露无遗,让我深受感动。山野先生为人称道的“淡墨变勾”书法(也叫作无骨书法),更是对一种早已失传了的古人书法技艺的“还原”。倘若没有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挚爱,倘若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孜孜以求,“还原”(其实是一种更艰难的创造)之事,诚难矣!

    在软笔已经不是一种大众书写工具的今天,在硬笔书写也正在被键盘书写替代的今天,正是那些像山野先生一样的当代书法家,凭借着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支撑和自己的书法天赋,卓有成效地延续着中国书法艺术的香火。这样,即就是在这个领域里真的无法超越古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可以无愧祖先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岛喝酒
后一篇:草堂如意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