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与长寿,掌握在你自己手中(1)

(2012-05-09 22:04:35)
标签:

陈关富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心脑血管疾病

长寿

健康

知识

保健

分类: 健康科普

一、人的寿命该有多长?

  人类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众说纷纭,科学家蒲丰的假定是,有机体的生长期愈长,则其寿命也愈长,据生物学家观察,犬的生长期为2年,寿命10—15年;马、牛生长期为5年,其寿命为20—30年;象的生长期为25年,其寿命便长达150年。生物学家认为,哺乳动物的平均寿命为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25年,因此说,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75年,甚至更长。事实上百岁以上老人的实例是不难找到的,而且其中不少老人还能保持相当健壮的劳动能力和智力上的特别才能。可是,目前人类平均寿命比自然寿命短得多,能健壮地活到百岁以上的老人还是为数甚少,超过200岁的人尚未有过。而且,习惯上划分年龄都以40岁为前半生与后半生的临界线,60岁以上即认为进入衰老期。

据中国老年学会会长李本公提供:1990年中国百岁老人6681人,2000年增加到17877人,到2008年6月百岁老人已近3万人。随着医学、生物在预防衰老研究的突破,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将从45岁、76岁后产生第三次飞跃。

 

“健康活到100岁不是梦”,这正是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

人类的健康长寿涉及因素很多。联合国卫生组织(WHO)认为,人类的健康和寿命与五大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占15%,社会和环境因素占10%,医疗服务占8%,气候因素占7%,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占60%。这是一种科学的分析。所以我说:“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人类健康长寿是地球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与地区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土壤、植被、饮食、饮水等环境因素对健康长寿有着直接的影响。曾有报道说,被称为中国福寿之乡的永福县山水秀,气候宜人,这里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4.1%,全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全县27万人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6381人,百岁老人36人,每十万人中有13.33人,其比例大大超过世界长寿地区的标准。

二、造成早衰与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早衰与死亡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现代科学还未能彻底掌握生命、衰老、死亡的规律,未能找到健康长寿更有效的办法;另方面,与个人摄生无方,过多地耗损了个体的体质有着密切关系。

据统计,1994年上海地区科技人员的平均死亡年龄只有67岁,较一般职业人群早死3.26岁,更为令人痛心的是:有15.6%的科技人员死于35—54岁的早死年龄段。35—54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英年早逝了。又据最近一项调查,中国科学院系统在职科学家平均死亡年龄仅仅只有52.23岁。为什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科技人员会发生英年早逝呢?分析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与生活节奏不规律、营养不到位、运动不得当和心理不健康等有着密切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已不只是生物因素导致的传染病,还有与社会、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的人类自身行为有着密切关系的疾病。80年代,我国医学工作者曾对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等占据死因前八位的8种疾病作过调查,发现引起心脏病的诸多病因中,有47.6%的病因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在脑血管病中,有43.2%的病因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在恶性肿瘤中,有45.2%的病因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这三类疾病占据全死因的50%以上。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人死于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随着21世纪高科技发展,将大大提高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而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将会使疾病谱继续发生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告诫人们:大约在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而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头号杀手。


  据报告,我国医务工作者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生活与行为指导,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分别下降20%和18%。美国有两位学者对7000名45岁以上成年人进行随访发现:(1)每晚睡7—8小时。(2)一日三餐不吃零食。(3)每天吃早饭。(4)控制体重,保持正常状态。(5)适量运动。(6)不吸烟。(7)适量饮酒。经常能做到6—7项的人,比只能做到3项或不到3项的人,平均寿命延长11岁。充分说明依靠自己主观努力,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善待生命,善于控制生命,不让人生在最可贵的时刻衰亡,完全有可能实现人类美好的愿望——人生百岁。

                     ——————待续————————

                                     文:陈关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