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一)

(2014-04-03 16:18:07)
标签:

阿咚

三个晓东摄影展

文化

分类: 数码像素—影

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一)“三个晓东摄影展”上游刃老师在与牛妞交流

 


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一)

 

    影展落幕了。

 

    我的影像语言还很稚嫩,有时会很牵强,承蒙大家的帮助和厚爱,影展真的成功了。感激不尽。我这样想,儿童画也有办展览的,如果有想象、有梦想,无拘无束童言无忌…… 办了儿童画展,也未必将来就能成为画家。我就是那个儿童。

 

    我准备陆续挑选一部分参展的片子,从拍摄到呈现说说我的想法和做法,我想这样的交流也许会很有趣。

 

    首先是要说明几点:

    1、作品在专业相纸上输出后并在灯光下的呈现,与我们在电脑上看到的的确有所不同,尺幅、光线、现场营造的语境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展,是另一种媒体形态。

 

    2、很多朋友拿到(或将要拿到)画册了。说声抱歉,由于忙和忽视,画册的印刷没有找准明暗和色彩,请见谅。

 

    3、此次我个人参展的正片都是人文的(纪实),绝大多数都试图表达某种想法。但,我平常在拍片中涉及人文的片子并不是都带着想法去拍摄的,多数如此。当然少数是现场就有了想法。很多想法是得到片子以后赋予的,展览中的图片也有的是利用现场其他图片构建起来的语境、企图唤起观片者的联想。显然,从很多图片中挑出这些片子,或是原来本身具有了明确的表达方向,或是比较容易“赋予”,便似乎有了些“思想”。

 

 

 

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一)
【官戏】  2013 摄影陕北 

 

    这是一个在社戏舞台后侧幕条拍摄的场景。拍摄的时候只是想拍摄出演员和吹喇叭人的关系,而演员露出一点脸可能效果会更好些,于是轻声喊“回头”,抓住了这个瞬间。

    可能是演员不敢过多回头而导致斜眼观望,半个白脸和挤在眼角的眼球让图片发生了质的变化。官人的红衣、似乎有些狡诈的眼神、吹喇叭的认真给了我想象——我把标题定为“官场”,后来感觉太直白、太硬,“戏如人生”、“演戏”这些词汇让我把标题改为“官戏”。

    想跟朋友说的还有,我在拍摄人物时,经常喜欢在人物在动和未稳定中连续下快门(不是用连拍功能,而是根据大概的现场情况,连续按),这样抓住的概率会高些。

 

 

 

 

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一)
【马路】 2012年摄于 北京

    这是一次郊游,在北京延庆的十里画廊。当时看见马路对面马夫牵着马从水边走上公路,推动斜靠在树上的自行车准备骑车牵马走,当时就有了想法:马已经不用奔驰、马已经习惯顺从、……立即开始设置参数做准备,奔跑尾随、等到避开其他游客后拍摄。片子出来后,我起的标题几经变化,有“不再奔驰”、“无需奔驰”、“顺从”等等。展期临近时,一位看过这幅片子的老哥说,“马路”也许更好,让观者自己去想吧。

 

 

 

 

当时是那样,可我想这么说……(一)
【素质教育】  2013摄于北京中国美术馆

 

    去给摄友还相机,时间早了,快赶上吃饭的点,索性先钻进了美术馆。除了看摄影展,正好还有个画展,顺便看看。看见一帮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也在看画展,我懂,素质教育要从娃娃做起。

    我看见了这幅画,我觉得小朋友们过来会有意思,于是就在那里等,等他们从另一个展室转到这个展室、再转到这个展品前。居然有个怀孕的老师也在其中,天道酬勤。

   这幅图我在博客中发过。摄友“笑白”看过,我们吃饭聊天的时候,他建议我把“画”的面部裁去,我接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