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放桥
逛逛天津卫
头一回去天津,那是在1983年。够早了吧。后来陆陆续续去了不下五六十次。去干嘛?实习、出差、吃饭、吃饱了撑的。后来有了儿咂(子),那小兔崽咂(子)喜欢坐火车,到哪去坐火车,去天津。咣咣咣咣坐过去,吃顿饭,抹抹嘴,咣咣咣咣坐回来,比张大民还张大民的幸福周末!
最早去的时候,坐火车要快俩钟头。现在快,半小时动车组,车上拉泡屎都来不及。
尼了(您)说天津去了那么多趟,道熟吧?呸。别打擦了,天津卫的马路本来就曲里拐弯的,再加上界老些年变化不小,我界也是一去天津就晕。
天津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有:煎饼果咂(子)、麻花、炸糕、包咂(子),都是吃的。还有天津话,那真是哏儿。
麻花,那得是十八街的,其实吃了几十年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十八街的。炸糕,猫耳朵眼的。包咂(子),狗不理的贵,很多包咂都好吃,别买车站广场的就行。

(2)解放桥

(3)海河。
我头一次去的时候,引滦入津工程还没完成,天津缺水,喝的水好像是洗过咸带鱼的。现在好了。

(4)

(5)

(6)古老的天津也很浪漫。

(7)

(8)古老的天津也有梦想

(9)介些小街小巷会越来越少。

(10)

(11)古老的天津有洋味儿。
在意大利风情街附近的大桥上,有介样的罗马式雕塑。

(12)同一座桥上,擦着金粉的是……洋为中用。让我想起图兰朵。

(13)煎饼果子——正如郭德纲说的,天津的煎饼果子是煎饼果子,北京的是被户(子)卷。

(14)你了去一趟天津,起码能瞅见“狗不理”介仨字三百遍。你了要是不吃,你了说你算嘛?

(15)能瞅见“十八街”一百八十遍。

(16)古文化街

(17)古文化街

(18)古文化街

(19)练跤

(20)天津的相声好听、耐听……
我认为,好听、耐听是因为他们没忘了传统。

(21)“嚯,哪来介么个楼哎?”
“尼了站起来说话行嘛”。

(22)天津的街道以全国的地名命名,你了要懒得旅游,你了就到天津卫,一天转遍全中国。

(23)天津有个五大道,那里全是大豪斯。
当年啊,十几个人在上海讨论攒个党组织的时候,那时候的一帮国内的国外的大土豪在这里天津卫猛盖房子。快一百年了,天翻地覆。

(24)摄于五大道。

(25)摄于五大道。

(26)拆那,洋文瓷器的意思。一个中国土豪,用瓷瓶子瓷片毁了两栋大豪斯。

(26)商业区的街景

(27)天津变了,还在接着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