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横平竖直

(2010-07-17 16:28:59)
标签:

杂谈

阿咚

阿咚的镜头

摄影探讨

分类: 数码像素—影

写在前面的话

 

    一些博友找我来探讨摄影,陆陆续续交来不少片子让我给找找毛病。阿咚从心里对这一份份信任表示谢意。

    但是,我有点招架不住了。一是有些多了,多到顾不过,多到我已经混了谁是谁的;二是我自己还半瓶子醋,咣当了半天也撒不出点酸味来。

    其实有些问题是“共通”的,所以我想以博文的方式,以一些博友交来的图片作为例子和大家交流,把我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没有什么详细的计划,碰到合适的、博友本人也同意的我就写写看。

 

横平竖直

 

     认识博友“牛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着她拍片从手机、卡片演化到450D,现在已经是“无敌兔”。片子越拍越有味道。记得第一次和她外出拍片,她让我从机器的背屏看她的片子,希望提些建议。我提的意见是:如果你不是有意地想表现什么,那就一定要拍的横平竖直。……

    我和她后来还有几次外拍的机会,每一次她都向我诉说是我告诉她要拍的横平竖直(水平)。她对此印象很深,其实我也印象很深,那是我第一次“教导”别人如何拍片,而那时的我连照相机上的按钮还没搞清爽呢。

    今天就是讲这个“横平竖直”的问题。如果只是谈谈水天交际线一定要拍水平了,未免有点小儿科。我得多罗嗦几句,这样才像个片子的赤脚医生。

 

 

(一)不平……

横平竖直

  【图1】这是一张博友交来的图片。我们不必要关注细节,从整体上看图就没有拍正,没有水平。可以以左侧的电线杆位参照。这种大场景,前面没有明确的主体情况下,没拍正肯定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尝试。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因为其曾身临其境,其关注的往往和不知情的观片者有所差别,很容易忽略这个问题。

 

 

 

   横平竖直 【图2】拍摄这类场景时,应该注意周围有没有可以参照的物体来调节取景的水平。如人的纵轴线、电线杆(如果直的话)、建筑立面墙角线等等。

 



横平竖直

【图3】当然是可以通过后期将倾斜调整。要知道,这种调整经常是以损失画面的幅度(内容)为代价的,另外由于是非90度转角,加之各图片软件的算法不同,片质也会有所下降。就本图而言似乎问题并不严重(幅度减小影响不大,但片质下降了,相信仔细的博友可以看出)。但一定要在拍摄时就注意这个问题——横平竖直

   

    这就是本文的主题了,拍片子首先要横平竖直。说是简单,很多人做不到呢,是吧?

    上面讲述的是一个最普通、最基础的例子,下面我们稍微进一步。

 

(二)不平?

横平竖直

【图4】看了这幅图会有怎样的感觉?

       我想大概分为两种情况:

      (1)图拍斜了。

      (2)那就是一个斜坡,左低右高。

 

    如果是第2种情况,观图者(指没有到过现场的人)并无不舒适的感觉。如果是第1种情况,认真的观图者就会有不太稳定的感觉。

    这幅图在一个客观概念下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显然是存在问题。大地是否有高有低应不在观图者的想象空间内,应该是直接获得的信息。

 

    那么到底是图片拍斜了呢,还是本来大地就是个斜坡呢?

 

 

横平竖直

【图5】画一条水平红线,可以看出倾斜的程度。

 

 

 


横平竖直【图6】但如果放大,在正对相机的栈道上横木似乎告诉我们图片基本水平,如果我们认为栈道铺设的还算平整的话。





横平竖直【图7】给每个人画一条垂下,估计一下中心的垂线,可以看出图片略微向左倾斜。但基本上不影响大局。

 

    可以得出结论了,是那大地就是个斜坡。片子倾斜的影响微不足道。

    那么,是什么导致观片者产生歧义呢?

    我自己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我拍的一幅颐和园西堤的图片,很多人看了都感觉到斜,可的确是水平的。可惜那幅片子遗失了,我找到另外一幅,倾斜感不太明显,只能将就着说事了。

 

 

横平竖直

【图8】也有些不正的感觉……

 

 

 

横平竖直【图9】我又微微地调整一下,再拍一张…… 其实这张是稍微向右倾斜了一点儿,但为什么感觉水平了呢。

 

 

结论:上述两组图缺乏明确的水平参照物,一个是草原(甸)斜坡,一是由近及远的堤岸,非常容易出现给人以图像不水平的感觉。

    解决的方法:在拍摄容易产生倾斜歧义图片的时候,尽量在画幅内给出一个常识中水平或者垂直的参照物。

      比如,前一组可以直接在栈道上拍摄,或者比较近的地方,安排一个行走的人。后一组两边空荡荡的,只有安排一个人进入比较合适。

 

 

横平竖直【图10】远方的水面交际线就是最好的参照物。当然那个人影不但给画面增添了灵性,同时也是水平的参照物。


 

 


横平竖直【图11】两支细细的伞杆,就能是图片端正的概念。



横平竖直【图12】远处的水面交际线、栈桥上的灯杆、远方的仿古式建筑都给了水平参照。


结论:图片的水平信息是通过观片者的常识实现的,所以拍摄者在拍摄时要注意,这些常识性的水平要素是否存在于图片之中。


(三)不平!

    图片拍得横平竖直了,让人看着稳定、踏实。但有时这种稳定、踏实的感觉实在是不足以表达摄影人的想法。我看过一些80后90后拍摄的图片,大胆、前卫,图片非常倾斜,但并没有倾倒的感觉,恰恰是增添了一些动感、时尚、不安分的意味。我也曾尝试过,但大多都失败了——博友直接就问为什么要斜着拍?

 

    不过,我还会尝试下去。我是这样认为的,合适的场景、适度的倾斜会增加动感!

 

 

横平竖直

 【图13】08年在残奥会上拍摄的,整个画面够水平的了,但就是有一种“沉默”的稳定,这不是我想要的。

 

 

 

横平竖直【图14】我利用后期将图片旋转一个角度,让车队向内倾斜,不再横平竖直,这样就有了一种冲的感觉。

 

 

横平竖直

【图15】这是08年我和如歌去乌兰布统时他给我拍下的,我很喜欢。我发现他拍歪了,没有横平竖直,看看后面的树干就知道了。可为什么喜欢呢?自恋也许是一个原因,但肯定不是全部,因为还有不少横平竖直的片子呢。后来琢磨过来了,这些许的倾斜倒是给人物增加了动感。于是后来12月再上坝上,……


 

 

横平竖直
【图16】在我认为合适的场景,我也试着把人拍的略微斜一点儿,真的有了些活分劲儿。

 

 

【图17】今年去辉腾锡勒,我再次遇到了机会,不再拘泥于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

【图18】这是一幅留下遗憾的作品,当是车在漂移前行,大约1.8米宽的车竟然拉出了三条车辙,我用步伐量了一下有约3.5米宽。我拍的都很正,横平竖直的,看后感觉都不好,那种澎湃的野性根本出不来。

   现在这幅是我做了一些调整的,但依然不达标。我已经不能再旋转角度了,否则画幅将大幅度缩水,近处的车辙将会消失……如果我当时在倾斜相机,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最后的结论:横平竖直是基础,但不是牢笼!
             就和毕加索画的画似的,别看他画的歪七扭八,可他是能画得很正的!

 另外,

(1)还有博友希望我写一写PS的方式。抱歉,我写不来,那需要大量的印屏图像,我做不到。

     我PS可以说只会用“调整层”处理,我感觉很方便,已经私下教过若干人,还准备找机会和一些初学摄影的老同志们交流,也许届时他们会有视频上传。也许吧。

(2)还有博友希望我推荐相机。暂时我还做不了,我对设备的了解太粗浅。

 

最后的提议:我的朋友如歌从西藏回来了,他一定带回了好片子,再加上他的富有激情和底蕴文字,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文字源于思考,源于思想,在那种思想的左右下,才能有图片中真情的生机勃勃。他的文字源于他的思考、思想,而不是网上的拷贝。我推荐大家都去看。

他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1755276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