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孤一剑
独孤一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499
  • 关注人气:1,4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回首(二)

(2008-07-24 18:05:17)
标签:

杂谈

成 长 的 代 价

 (二)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是在河套地区流传已久的说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河套地区不靠天吃饭,长期以来该地区的人民艰苦奋斗挖掘了无数条沟渠,使之形成沟壑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因而黄河之水才能源源不断的滋润着河套大地,使这片肥沃的土地成为内蒙的粮仓。由于黄河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在浇灌土地的同时也瘀满了河道,所以必须经常疏通河道。挖河修渠成为每年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自从我们成为队里的壮劳力之后,挖河成为家常便饭已记不清出过多少次河工,只记得一年之中挖河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我的铁锨也因此被磨得锋利无比,胳膊粗的树杈一锨下去齐茬茬的应声而断。这把铁锨令我珍爱无比,甚至回津时都想带回家中留作纪念。虽然记不清出了多少次河工,但挖总排干、修扬水站的艰难历程却始终难忘。总排干:既引黄入套的干渠,黄河水通过干渠流到各个分支形成灌溉网络,浇灌着河套平原。由于大量泥沙沉淀淤塞河道,需经常疏通河道故总排干一两年就要挖一次。下乡一年之后我就赶上了总排干工程,与xiaoxin一同奔赴工地。总排干已干涸见底,河底龟裂形成干痂,但一脚踩下去深陷至膝拔都拔不出来。干痂下面是厚厚的细如粉、粘如膏、红褐色的河澄泥,其黏度远远高于糨糊。在此情况下要把这些粘稠的膏状体挖出来、挑到河堤上,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不至于陷入泥中,我们在河底上面用几条扁担铺成一条狭窄的小路,挑着沉重的泥担深一脚浅一脚、左右摇摆艰难的往来于河底与堤顶。扁担被沉重的河澄泥压的吱吱作响,我们被压的左右摇晃,步履艰难的奋力向大堤上爬……..。扁担在我的肩膀上无情的来回碾压,很快就将皮肉碾裂露出鲜红的嫩肉,随着扁担上下颤动发出一阵阵钻心的疼痛。伤口经过一夜休息很快结成薄痂,但经过第二天碾压又是鲜血粼粼,就这样日复一日伤口很快发炎感染……。那年我刚过十八岁,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候,不知什麽是累?什麽是痛?带着流着脓血的伤口坚持到工程竣工。我们住在兵团的马圈里,早晨我们已经干了很长时间活以后,才看见2850部队的战士们排着队迎着朝阳到农田干活,(之所以称之为2850部队,是因为当时兵团知青的工资是28.5元)心里非常羡慕。羡慕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待遇……

总排干工程竣工后,我们又参加了扬水站工程。扬水站是灌溉的枢纽,是我们旗当时比较大的工程。修建扬水站虽然也很艰苦,但与总排干相比可以说小巫见大巫。至少吃住条件要好于总排干。扬水站挖到将近底部时遇到了流沙层,水不断上涌、沙不断塌方,挑着二百多斤重的担子,爬十几米高的陡坡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碰巧扬水站有车到天津,我蹭车回家看望母亲。母亲见到我那血肉模糊的肩膀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我哽咽着劝说母亲不要难过,但自己也眼含热泪不能自持。

就这样我忍着伤痛,与xiaoxin坚持到扬水站竣工。那一年,我挣了三千多分;那一年,我们队受了灾。全队只有三个人未超支,我与xiaoxin占其二;那一年,年终分红我得到十五元八角,加上出外工补助八十元,合计不到一百元。那一年,知青小组着火把我的衣物全烧光;那一年,我刚刚成年;那一年,有许多事情令人难忘至今记忆犹新。回想起来感慨万分,所不同的是,事过境迁,对当年发生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与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回首(二)
后一篇:再回首(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